8月15日是我国的全国生态日,为助力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氢能源绿色发展、铸就氢基绿色能源绿智融合示范基地、打造中国领先的氢能源产融创新和绿色解决方案,推动“大能源”专业人才队伍跨学科融合教育,提升行业能源转型及氢能尖端技术研发能力,“绿动全球 氢启未来”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于当日举行。近300位“绿氢”领域专家学者畅论“绿氢”产融发展蓝图。
论坛上,由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和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联合主编的《中国氢能产业绿色发展产融创新研究(2025)——构建绿智融合的中国氢基绿色能源产融体系》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峰作《绿色能源+智能制造创新技术与趋势》主题报告。他指出,海上风力发电是绿色能源的一种,随着海上发电装备大型化发展,新型海上风力和波浪一体化发电装备逐渐成为研究前沿。他围绕风浪能量收集界面拓扑设计、风浪能量收集转换机构设计、风浪复合发电场设计,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行走作业机器人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高峰教授团队所研发的六足导盲机器人近期亮相。六足机器人可以应用于核电救灾、电力巡检、助老助残等场景。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绿氢产融研究中心主任胡洁作《打造中国绿色智能科技人才战略》主题报告。他提出全球创新研究院的绿色智能发展战略,诠释了创新驱动绿色智能发展的4.0解决方案。以上海交大金课体系赋能中国绿色智能科技人才培养为主线,他对打造“大能源”和“大信息”高端人才做了展望。作为绿氢产融研究中心主任,他倡议通过产融结合和产教融合,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与高端人才培养的互动,推进能源产业与高校的深度融合,构建中国绿色智能科技人才发展战略。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傅育文介绍,上海电气围绕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积极构建一体化解决方案。氢器时代2024年电解槽中标量全国前五,已落地20余项工程,在交通、能化结合、绿色工业园区等领域广泛应用。作为全国唯一“P2X”全产业设备制造商,可提供氢能/氢基燃料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吉林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已完成全流程ISCC EU认证,碱性/PEM协同形成“基荷+调峰”运行模式,实现绿氢生产的柔性调节与秒级响应,极大提升绿电消纳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绿氢产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创始执行院长忻雷作《打造中国碳氢交易资产和价值创新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他倡议构建安全高效的绿色共享“高效能源互联网”及“电碳氢”耦合的绿色碳氢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氢气绿色能源生态体系;推动全国绿色碳氢市场化机制建设,倡导高碳强度产业向绿氢富集地区转移,促进碳氢产业动能转换;首次提出绿色碳氢资产(GreenCHA)代币化的新概念,预计GreenCHA将拥有诸多竞争优势,并可破解许多市场和融资难题。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