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他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数学——《文逾九章:吴文俊》新书发布”活动在上海书展举行,致敬中国数学界泰斗、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吴文俊先生。该书立体呈现了吴文俊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等领域的开创性成就,以及他作为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品格。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理事长周向宇,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郝振省,中国编辑学会秘书长朱琳君,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前理事长郭世荣,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前理事长徐泽林,上海交通大学总经济师、出版社党委书记和董事长王光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邢云文,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胡艳丽,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秘书长萨日娜等领导,及本书的两位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前理事长纪志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数学会秘书长、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理事长的李文林齐聚发布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陈华栋为主持人。
吴文俊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9年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文逾九章:吴文俊》按照吴文俊成长的时间节点,描述吴文俊的中学读书、交大求学、负笈法国、回国报效、自主创新的生命历程,重点叙述吴文俊一生的辉煌成就与卓越贡献,特别突出吴文俊在拓扑学上的惊人成就、对中国古代数学研究的贡献以及开创数学机械化之路的精彩历程,旨在以故事细节还原吴文俊丰富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科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同时辅以历史图片和视频,再现吴文俊的业余爱好、生动趣闻和家国情怀,刻画一位鲜活而又谦和的数学家的形象。
上海交通大学总经济师兼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光艳表示,吴文俊是20世纪中国数学的巍巍高峰。从拓扑学的惊世突破,到数学机械化的开疆拓土,再到中国古代数学的系统阐发,他让世界重新发现中国数学的深厚底蕴与无限可能。把先生的学术人生浓缩为一本书,既是为中国科技史立传,也是为后来者点灯。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邢云文表示,上海交通大学特别重视科学家精神教育。这两年学院在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杰出校友的故事和精神讲给同学们听,希望同学们能够以这些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校友为榜样。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本书作者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数学会秘书长、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理事长的李文林说,自己跟随吴文俊先生从事数学史研究43年。他希望本书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作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前理事长郭世荣表示,吴文俊先生的思想不仅重构了以前的中国数学史研究的编史学框架,而且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造了国际上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历史框架,所以说他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数学。吴先生建立的“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 对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将吴先生的爱国情怀、创新思想、数学成就、思想见解、交流交往,以及他为捍卫中华优秀数学文化而战,为消除偏激而战、为创新思想而战的战斗精神,以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他非常震撼和感动。
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向宇指出,吴文俊先生在中国古代数学方面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开启了一条道路,我们仍然还需要沿着这条路不断地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数学。事实上,中国古代数学不仅与其他的科技文化密切相关,在观天测地、推定历法等等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也与人文科学密切融合。比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当然是一个数学命题。但是孟子用这个数学命题来阐释他的核心命题,“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光有人文的,而且还有数学的、科技的,而且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希望新书有助于促进国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对中国数学的发展充满自信。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