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书都是一张新的机票,每一次出版都是一次新的起飞。”7月19日,在北京饭店,随着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吴俊,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吴霞,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制片主任窦文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华栋,合图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谭立楠等人的致辞,十卷本《王宁学术文选》与纪录片《纪录东方之王宁》发布。发布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主持,百余位学界、出版界、传媒界人士见证。
《王宁学术文选》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从王宁教授30余部专著、500余篇论文中精选著述,涵盖比较文学、后现代主义、翻译研究、世界文学等十大主题,呈现其学术体系的完整性与前瞻性。既有对西方文学理论的深刻阐释,也有对中国文学国际化的独到见解;既有对全球化时代文化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也有对学科未来方向的展望。如第1卷《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奠定学科框架;第6卷《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第7卷《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被国际翻译界誉为“东亚视角的突破”;第10卷《全球人文、世界诗学与批评之批评》更提出“世界诗学”的东方路径。
嘉宾在现场观看了《纪录东方之王宁》。镜头回溯到几十年前:一位月薪仅41元的青年,为赶上北大博士入学考试,不惜购买57元的机票,最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杨周翰先生的首位博士,也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英语语言文学与比较文学博士。王宁教授把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开放与学术复兴的大潮。
随后,学术研讨会展开,清华大学外文系长聘教授生安锋主持。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以“中国本体,世界为用”概括王宁的学术情怀;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回忆了与王宁交往的几个瞬间;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分析了王宁的学术贡献的价值;北京大学的张辉教授表达了对王宁的祝贺与感佩;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继续深入阐述了王宁的学术贡献;美国杜克大学刘康教授称王宁架起了新时代中外学术交流之桥;清华大学王敬慧教授提出“算法与共情”的比较文学新方向;复旦大学徐志啸教授以四十年同学情向王宁致贺。学者们共同勾勒出王宁教授的学术历程对中外文明互鉴和全球人文建设的影响。
王宁教授的学术之路,是中国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缩影,反映当代学者不仅要做中国学者,更要做世界学者。《王宁学术文选》和《纪录东方之王宁》不仅属于上海交大,更属于中国,属于世界。中国学术,正借这一张张“新机票”,飞向更广阔的人类文明星空。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