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护青春 健康校园”大学生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HPV校园行活动举行

“苗护青春 健康校园”大学生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HPV校园行活动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7 16: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27日,以“苗护青春 健康校园”为主题的“大学生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HPV校园行活动”在同济大学举办。众多来自卫生领域及同济大学的嘉宾出席活动,围绕“高校男女共防HPV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等相关话题展开探讨。

此前,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的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适龄男性女性接种的九价HPV疫苗,标志着中国进入“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新阶段。

HPV感染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指出:“大众更多关注的是HPV感染对于女性的危害,但其实男性也同样面临HPV感染所带来的疾病威胁。持续感染高危型别的HPV会增加男性患肛门癌、阴茎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响应WHO《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的‘90-70-90’的阶段性目标,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IPVS)积极呼吁各个国家早日采取男女共防的疫苗接种计划,即向适龄男孩、女孩同等推广HPV疫苗,以扩大疫苗接种覆盖人群,最大化提升群体免疫效果。国外多项研究表明,相比仅限于女性接种,不分性别的接种策略能更显著降低HPV感染率,减少筛查和治疗成本,并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健康云(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潘铮先生表示:“当前推进‘男女共防’疫苗接种策略,正是贯彻全生命周期免疫服务的重要实践。上海健康云作为上海市健康服务平台,也会在健康科普教育、便民接种服务方面会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HPV男女共防’事业发展。”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晓冬副主任表示,高校作为疾病预防教育的前沿阵地,我们可以将相关理念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医教融合”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地,提升公众对疾病预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共同推进各类疾病的防控工作。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王帆研究员表示:“大学生正处于健康行为养成的关键期,更是家庭健康观念的传播者。政府、医疗机构、高校、媒体等多方力量应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相信通过多方合作联动,“HPV男女共防”理念必能深入人心,从而更好助力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露副主任补充道:“学生群体健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构建性别平等的疾病防控体系已成为重要议题。杨浦区拥有多所知名高校,作为上海重要的教育资源聚集区,在推进疾病预防的科普宣教工作中,杨浦区疾控中心始终秉持‘跨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与高校合作,将传染病防控、疫苗接种等核心健康知识纳入高校日常健康教育,助力提升高校学生群体疾病防护意识。”

活动当天,同济大学通过开展HPV科普讲座《大学第一课》和《HPV疫苗,今天你打了吗?》健康科普情景剧,为同学们深度解答相关疑问。同济大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端木怡雯表示:“HPV防控不是性别选择题,而是一道需要共同作答的必答题。HPV疫苗男性适应证获批,同济大学校医院也成为HPV疫苗男性适应证在上海首批接种的医院之一。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更多样化的疾病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们建立‘早预防、早保护’的健康理念。”

同济大学校医院徐纪平书记介绍,校医院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疫苗接种服务和线上预约。他也呼吁适龄学生响应‘HPV男女共防’的号召,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周文婷)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