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上“一本书”到爱上“一座城”:一妇婴母亲节特别活动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从爱上“一本书”到爱上“一座城”:一妇婴母亲节特别活动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9 20: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于5月9日举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研讨会暨《我的怀孕书一日一记》新书发布会。活动以科学知识普及与人文关怀为双核,通过多元形式搭建医疗科普与生育关怀的交流平台,吸引了医疗专家、社区代表、孕产妇群体等参与,探讨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路径。

一妇婴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左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妇产科专科医院,医院希望通过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处长徐奕丽在致辞中指出,孕产期健康管理是妇幼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她希望借助社会力量,共同营造关爱孕产家庭的良好氛围,让科学的孕育知识深入人心,让生育友好成为上海的温暖底色。

活动首先开启了《我的怀孕书一日一记》新书发布环节。该书由一妇婴副院长应豪、护理部主任段霞主编。应豪表示,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准妈妈们在孕期常常面临各种困惑,却缺乏全面、科学又通俗易懂的指导资料,于是决定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相结合:“我们想打破‘教科书式’的科普,让知识带着温度落地。”该书以一日一记的形式呈现孕期各个阶段的要点,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度过孕期。从得知怀孕的惊喜,到胎动时的感动,再到孕期的身体变化,该书串联起280天的孕期生活,既包含产检知识、饮食禁忌等实用内容,也记录了准父母与宝宝互动的温暖瞬间。现场还启动了公益赠书计划,后续将向更多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免费赠书,让科学的孕期知识惠及更广泛群体。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医疗、传媒、孕产妇代表等多位嘉宾围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展开对话。

新华社上海分社原社长、党组书记,中经社上海总部党委书记姜微表示,人口发展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育率下降的当下,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一道时代命题,更是一项持续性、系统型的工程,离不开全社会的合力。

应豪从医院管理者以及临床医生的视角出发,提出建设生育友好型医院需要围绕五个“度”:除了医疗的专业度,更要注重医疗服务的长度、宽度和温度,以及人文关怀的厚度。

产科医生裴锦丹是一妇婴的新锐科普官。她表示,临床工作里最大的体验反而不在专业上,而是科普的重要性。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科普永远不嫌太早。自己也正在进行科普的实践,用以帮到孕妇和孕妇身边的人。

孕妇代表谭女士表示,生育友好需要来自家庭和全社会的情感支持,但其实也离不开孕妈妈自己的心理调节,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应豪呼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除了医疗机构之外,更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期待社会各界携手同心,让每对父母都能在尊重与支持中拥抱新生命的馈赠,共同托举起充满希望的未来。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周文婷)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