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嘱库发布白皮书:未婚者立遗嘱 大部分是女性

中华遗嘱库发布白皮书:未婚者立遗嘱 大部分是女性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3-21 13: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截止至去年底,中华遗嘱库遗嘱咨询数量达478850人次,遗嘱登记保管数量达311868份,百姓对订立遗嘱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记者了解到,白皮书在对遗嘱数据进行多维度展示和分析的基础上,还对虚拟财产遗嘱、未婚人士遗嘱、遗嘱户均资产等重点问题进行研究,折射出当前社会与家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青年遗嘱数量激增,十年增长24倍

今年白皮书数据显示,遗嘱人平均年龄已经从2018年所统计的77.43岁降低至2023年所统计的67.82岁,遗嘱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与此同时,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中青年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遗嘱正在被更多年轻群体所接纳。

以年龄维度看,2017年30岁以下人群订立遗嘱的数量为61人,2023年达到了1030人,七年上涨了15.8倍。2017年30至39岁人群订立遗嘱的数量为73人,2023年达到了1623人,七年上涨21.2倍。

此外,从2017年至2023年间,“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21.5倍;“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11.2倍。“0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2023年共有167名“0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相较于2020年时,增长率达到了24.62%。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荣誉主任、《法治时代》杂志编委会执行主任刘桂明认为,遗嘱年轻化趋势表明,现代年轻人对于个人财产的保护和规划意识逐渐增强,国人对遗嘱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遗嘱观念正在持续发生转变。

未婚者立遗嘱数量持续上涨,女性占比近70%

当前,受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影响,越来越多人的婚姻观念发生转变。据白皮书统计,从2017年起,每年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遗嘱的未婚、不婚人群呈显著增长。截至去年底,共有2077名未婚、不婚人群在中华遗嘱库登记并保管遗嘱。其中,女性比例高,达到69.86%。

数据显示,未婚、不婚人群订立遗嘱主要以高中和大学及以上学历为主,整体占比分别为38.18%、46.56%。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也是未婚者中订立遗嘱的“主力军”。从职业分布看,超过半数为企业高管与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企业高管占比33%。未婚、不婚人群订立遗嘱的主要原因,有44.63%是为了照顾父母,另有29.06%是为了防止财产下落不明。

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项目办主任陈凯认为,订立遗嘱的未婚者中女性占比高,与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有直接关系,她们注重自身财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更青睐于通过订立遗嘱确保财产得到合理处理与分配。对于高学历与企业高管等群体而言,他们拥有的资产可能较多,法律意识与风险意识也较强。

微信遗嘱数量达到9.7万

自2020年3月,推出微信订立遗嘱服务后,截至去年底,中华遗嘱库共收到97347份微信遗嘱。最高峰时,“幸福留言小程序”一天就能收到上千份微信遗嘱。

通过对微信遗嘱内容分析发现,有34.89%的市民是向爱人、配偶表白;也有36.15%的市民在遗嘱中为爱人、家人祝福祈祷;另有18.41%的市民写下了人生经历与未来期望。据统计,订立“微信遗嘱”多以年轻群体为主。从微信遗嘱传递的对象看,有38.51%是写给爱人的,其次是写给子女与父母的。

通过白皮书的深度分析,20岁以内年轻人大多是通过微信遗嘱给父母留言,感恩父母养育之恩。而20至29岁群体,大部分是给爱人的留言,表达自己珍惜彼此的爱情。值得一提的是,微信遗嘱中另有4.14%的人是写给“未来自己”的留言,内容也大多数是希望通过努力,让未来的自己变得更好。

陈凯表示,中华遗嘱库的“微信遗嘱”服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传递爱的平台。这些遗嘱内容虽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却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形式。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周文婷)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