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普陀区专场。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表示,普陀区聚焦“中华武数”和“半马苏河”两个关键词,着力将美好蓝图高质量转化为施工图和实景画,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姜冬冬介绍,1-8月期间,普陀区实现区级财政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位列全市各区首位,落地税收亿元级项目11个、千万元级项目123个,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以“中华武数”为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第一动力。结合实际情况,普陀区提出“中、华、武、数”四个方面的科创布局。其中,“中”即中以(上海)创新园,“华”即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即武宁创新共同体,“数”即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中华武数”作为普陀区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引领普陀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同向发力。
其中,中以(上海)创新园入驻企业130余家,落地知识产权500余项。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全力打造集成电路研究平台,推进建设3个功能型实验室,发起设立长三角高端智库联盟,落地40余家高科技企业。武宁创新共同体凝聚武宁路沿线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创新平台等各类创新主体,推动“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协同发展。海纳小镇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发布全国首个地市级数字化转型指数,加快建设数字交通等示范性应用场景。
同时,通过出台专项政策、成立“半马苏河”科创基金等方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更富活力的创新生态。
普陀区科创资源较为丰富,不仅有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这样的重大科创平台,还拥有华东师大和同济大学沪西校区等知名高校、16家科研院所、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千余家科技创新企业。
“把这些创新要素和主体聚合起来,深化协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姜冬冬介绍,武宁创新共同体科创人才实践基地的成立就是普陀区打通人才“引育管用”全链条的尝试。紧跟产业发展需求,基地依托院所、平台和企业,推出一批实践锻炼岗位,借助高校资源,“订单式”设置人才培训项目。
以“半马苏河”为抓手,打造人民城市建设新样板
普陀境内苏州河岸线总长21公里,恰好是半程马拉松的长度,因此将这一段称为“半马苏河”,是普陀最宝贵的资源。近两年,普陀区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深化滨水和腹地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半马苏河”的靓丽名片。
普陀区于2021年打通苏州河普陀段最后的断点,实现全面贯通开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建成“半马苏河”公园、24座苏河驿站、中心城区最大的开放式绿地桃浦中央绿地和全市首个高线公园百禧公园,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和便民服务。
借助“半马苏河”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普陀区按照“南岸走起来、北岸跑起来、水上划起来”,举办了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等众多大型文体赛事活动,并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提供更加丰富的文旅体生活体验。
同时,普陀区还围绕历史建筑、商务楼宇和居民区打造夜景亮点,营造休闲、游憩、观赏的夜间滨河氛围,让老百姓“静得下来”。同时增加夜间灯光引导和公共空间互动投影,让市民夜间“跑得起来”,激活“半马苏河”的新“夜”态。
苏州河经过多年治理、岸线贯通、品质提升,现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公共空间。今后,普陀区将进一步提升“半马苏河”品质,让普陀的苏州河两岸展现出世界级城市滨水区的风范。
(中国日报上海记者站记者 徐晓民 | 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