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9日,奇迹俱乐部第二期线下活动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举行,10组ECMO术后患儿家庭受邀参加,与共同创造了生命奇迹的医护团队相聚一堂,交流术后的康复及生活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康复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现场为患儿家属提供免费咨询。
据介绍,体外膜肺氧合(ECMO,也称人工膜肺)技术是国际公认的顶级急救技术,主要用于心脏和(或)肺急性衰竭的危重病人救治。自2011年以来,复旦儿科医院利用ECMO技术已成功救治200余例患儿,创造了多个医学奇迹,如2017年4月创下国内日龄最小早产儿ECMO院间转运纪录、2018年9月利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常州“心脏按压5小时共计30000次”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小雨。
活动当天,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小星欣之家、友邦等公益组织也加入了这场温馨的医患之约。近年来,儿科医院社工部整合社会爱心资源,由以上公益组织共同支持的小布家园外地来沪住宿项目,以及高尔夫俱乐部支持的重症监护室儿童呼吸机依赖患儿家庭关怀项目,共同关爱ECMO术后家庭,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和融入社会。
儿科医院于2019年成立了奇迹俱乐部,旨在为ECMO术后患儿家庭搭建病友互助平台,家长们通过俱乐部互相交流照护经验,做好慢病管理,促进医患沟通和信任,提高治疗和随访依从性。
小丹(化名)是ECMO技术的受益者。2022年11月7日,7岁的小丹因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从外院转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救治。儿科医院ECMO专家组立即评估、及时启动治疗,ECMO团队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展开一场生命拉锯战——管道预充、置管、连接、启动,不到30分钟,机器成功运转,为小丹争取了救治时间。
11月14日,小丹成功撤离ECMO。不料,当天病情突变,小丹又突发双侧瞳孔不等大,CT提示为脑梗伴脑出血,ECMO团队立即联合神经外科会诊,行脑室外引流、Ommaya泵置入。经长达一月余的积极治疗,12月初,小丹病情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可自行进食。不久,小丹即顺利出院。
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陆国平教授介绍,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国际公认的顶级急救技术,主要用于心脏和(或)肺急性衰竭的危重病人救治,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协助重度心肺衰竭患者进行体外呼吸和血液循环,为医护人员争取更多救治时间,希望借助奇迹俱乐部活动让更多的人知晓、认识ECMO技术,共同点亮生命的希望。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儿科自2011年12月开始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至今已救治200余例患儿,在院ECMO治疗成功率达70%左右。2015年开始将ECMO 技术运用于新生儿病例并成功救治最低体重为2.5kg的患儿。2016年开展ECMO治疗下院际转运工作,已成功转运55例,最远距离达到了1000公里。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翟晓文教授表示,体外膜肺技术、人工肝技术、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合称多器官功能支持技术,是危重症患儿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和支柱技术。儿科医院坚持病人第一,发展第一的理念,大力支持新技术发展,建立疑难危重病救治机制(UDP),并整合社会慈善资源完善医学人文关怀,在危重病急救和疑难病诊治领域领跑全国,接近国际水平,促进我国儿童医学发展。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记者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