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和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承办的上海地区图书馆学术沙龙(第二期)——“面向教育4.0的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近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它不仅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教育模式,更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新形态。教育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必须与创新、实践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潜能和热情,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驰骋。在面向教育4.0的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需以此为指引,创造更多创新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本次沙龙是高校图书馆协同出版社首次聚焦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进行深入研讨和思考的学术活动,突显了上海高校对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这一全新教育理念的深度探索,也彰显了对未来教育改革趋势的前瞻性洞察。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衣永刚在致辞中表示,未来的图书馆将成为学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全新姿态回应社会的变革需求,以其多元化和创新化的学习空间,成为推动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平台。他提到,为了适应跨学科的紧迫需要、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不仅是图书馆的任务,更是整个大学在物理空间上的一种辐射形态,实现多功能无缝连接,通过空间的设置形成一种全新的学术生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叶青指出,希望出版社和图书馆都能够跳出传统模式,融入学校未来的学术生态中,逐步成为大学教育、研究与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和协作者。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秘书长陈凌指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并分析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发展方向,并详细阐述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背景、目标、原则、任务与架构、建设方式和申请条件。
武汉大学教授、图书馆副馆长黄如花认为,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理念和方向包括6个维度,即创新理念、融合空间、智能化的氛围、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万物互联、激发创新。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杨静表示,高校图书馆可以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超时空维度、知识维度、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探索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实践。
上海财经大学网信中心副主任汪洋则指出,智慧图书馆并不等于未来学习中心,提出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要依托空间、资源和导学三个要素,对高校图书馆的功能进行重塑,打破现有的功能,建立一个以信息服务中心、学生学习中心、教学支持中心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
在我国教育发展整体战略、高等教育改革、教育数字化大背景下,深入调研和研究未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大学内部体系重构,确定图书馆在未来大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定位,以及在图书馆成立“未来学习中心”研究团队,深入了解和解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改、课改,跳出图书馆,站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参与到学校“未来学习中心”的顶层设计中去,则是图书馆重回大学“中心圈”的重大契机。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编译与出版委员会、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为本次沙龙的协办单位。活动也同时得到了《图书馆杂志》的学术支持。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记者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