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浦南医院、塘桥街道、南码头路街道、周家渡街道、上钢新村街道、浦江街道、浦锦街道签订护理联盟协议。仁济医院将携手医联体单位及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伤口造口、糖尿病、血管通路、腹膜透析等22个护理门诊团队的专科特色服务,并启动糖尿病、伤口造口、血管通路的专科理论和实践培训课程及导师制专项培训。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仁济医院发挥市级三甲优势,医联体建设成效显著。为配合医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以及区域医疗中心工作,仁济医院下沉输出护理管理、培训、技术等资源,推动紧密医联体护理专科联盟建设,为医联体单位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将先进的护理理念、技术及服务送进社区,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质量、同技术、同温度的护理资源。
以“带”促建:仁济-浦南护理全面携手共进
仁济与浦南,相距不到1公里。浦南医院先后派出多名护理人员,到仁济医院消化内镜室、血液科、急诊、日间病房、特需病房进行能力提升学习,为浦南医院肿瘤日间化疗病房以及血液科开展医疗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依托仁济医院强大的护理力量,浦南医院在仁济医院指导下首次运用双重血浆置换(DFPP)、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等新技术,填补了浦南医院血液净化护理技术上的空白,面对救治疑难危重症有了更大的底气。
两家医院建立研究合作护理联盟,推动护理科研成果的转化。仁济医院血液净化护理团队发起的多中心护理研究项目,将浦南医院纳入合作单位,已合作发表数篇SCI论文。
“享”受服务:实现百姓家门口的同质化腹透护理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庞大。慢性肾脏病病情发展最重的尿毒症患者只能通过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2021年,嘉定区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仁济医院、嘉定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建立了腹膜透析室并投入使用,成为上海市首家拥有“腹透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而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仁济医院护理团队的帮助下,已组建了一支由12名护士组成的腹膜透析护理团队,社区护士的一专多“能”有所突破,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为他们的护理科研提供了新方向。
“护”有所靠:导师制培育模式提升社区专病管理能力
仁济医院自2014年起积极开展“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训实践项目”,率先采用导师制模式开展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养的探索。该项目已培育58名基层护理人员,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通过组建导师团队、选拔结对学员、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已协助6位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建立开设糖尿病护理门诊,累计建档人数逾千人,影响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多个社区。
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范恩芳,是仁济医院“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训实践项目”的学员之一。经培训后,范恩芳于2015年成立了浦东远郊社区首家“糖尿病护理门诊”,现已有500多例患者有效建档,5000余人次的患者得到健康服务,开展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糖友健步走活动、糖尿病知识竞赛等活动,获得广大糖友欢迎,成为了社区中的“糖友管家”。
“联”出实效:助推长三角伤口造口护理中心建设
仁济医院已派驻国际造口治疗师赴医联体单位开展专科护理工作,开设伤口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组建伤口造口专委会、参与医院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2022年,宁波市杭州湾医院造口伤口专科护理门诊累计处理各类急慢性疑难复杂伤口、造口和周围并发症及大小便失禁所致的皮肤损伤等问题4800余例,完成全院压力性损伤督导管理1200例。
仁济医院、宁波市杭州湾医院护理团队积极开展临床会诊,与普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内科等多科室开展协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患者提供了更专业、更规范的造口伤口专科治疗。护理团队采用国际先进的伤口湿性愈合理念,使用新型敷料,减轻了患者伤口修复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及不适感,加速伤口愈合,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记者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