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通报数字经济时代侵犯商标权和著作权犯罪案件情况

市检察院通报数字经济时代侵犯商标权和著作权犯罪案件情况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4-21 16: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数据等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创新环境和发展模式,但也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提供了新的工具。在传统常见的侵犯商标权和著作权犯罪领域,出现了侵权对象扩大、新型侵权方式频现、多种犯罪行为交叉竞合等趋势和特征。4月20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首日,上海检察机关通报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本市侵犯注册商标权、著作权犯罪形势、案件特点及工作情况。徐汇、长宁、普陀、宝山、松江区检察院分别发布本院办理的典型案例。

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受理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731件1556人,受理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42件111人。

检察机关介绍,从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来看,商标侵权领域逐渐蔓延至医疗美容、网络直播等新业态,还出现了以知名高校校名商标为犯罪对象的新型犯罪形式。行为人非法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不再局限于商品表面、外包装等传统有形载体,而是利用技术手段,呈现电子化使用特征,隐蔽性强、识别难度大。商标侵权对象扩大,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等特殊商标类型侵权情况频现。

从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来看,出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趋势。在部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文创产业成为侵权高发领域,除玩具、图书、影视作品、游戏软件等传统被侵权对象外,剧本杀类、医疗软件类、互联网音乐类等新侵权对象出现。新型侵权方式层出不穷,且范围拓展。黑灰产业链条扩张,犯罪呈现集团化、规模化趋势,成员间分工明确,经营规模大,犯罪金额高,社会危害性大。

针对侵犯商标权和著作权犯罪案件的新形势新特点,上海检察机关始终坚持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理念,围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新情况新问题,强化专业审查,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持续加大对侵犯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全面推动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融合履行,为营造安全有序的创新环境,服务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记者周文婷)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