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27 19: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26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高峰论坛”举行。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举行了“中国故事”数据库发布会。

作为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的重要成果,当天发布的“世界文学‘中国故事’文献传播与研究数据库”系国内首个聚焦“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传播演化的特色数据库。数据库涵盖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文学故事、哲学故事、民间故事、当代故事六大故事类型,设立“外文改编本”、“外文翻译本”、“中译本”与“中文母本”四大模块。目前,数据库收录中国故事数据6784条,涵盖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匈牙利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等33个语种,涉及英、美、德、法、俄、日、韩等48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教授在揭牌仪式致辞中表示,上外人积极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构建基于中国立场的区域国别知识。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助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积极举措,体现了上外在新时代服务国家发展、勇担民族使命的自觉。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表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是上外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也是上外以一流外国语学科建设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助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明建教授主持开幕式,并宣布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达祝贺,指出当前正值世界格局的变革期和中国发展的关键战略期,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能为民族复兴提供支持,亦可为学术发展贡献力量,凸显上外立足时代的责任感和自身特色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陈众议教授以“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为关键词致辞,称赞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能为中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国话语在世界舞台上赢得更多关注贡献力量。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教授肯定了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作为优秀年轻学者的全面成长之路,并肯定了上外探索了具有独特经验的人才建设之路,为外语学科建设和学术生态的建设做出了卓越探索,也凝聚力量为中国自主特色学科建设贡献了力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聂珍钊表示,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话语是研究中心面临的重要挑战。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破除西学崇拜、将中国话语传播到世界的重要实践,体现了上外有高度的敏感性与前瞻性、丰富的研究资源、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强大的学术自信。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的陈建华教授,研究中心专注构建有别于西方传统的话语体系,关注世界文学视域下中国话语的主体性,为立足中国文化、拥抱世界文学的研究性工作提供了绝佳平台。

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蒋承勇教授表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在国内学界具有首创性与前瞻性。研究中心以人类文学的可通约性为逻辑基点,以中国目光自信地放眼世界、审视世界,勇于探索学界尚存的社科研究西学霸权与自我失语的问题,大有可为之举。

特邀嘉宾发言环节由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主持,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深刻阐释了其对“中国话语、中国故事”与“世界文学、国别研究”之间关系的思考。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李昌珂教授就“中国故事”与“德语文学”这一话题展开分享,清晰地展现了在德语文学对中国世界进行的多角度透视与多棱面描写。

上外犹太研究所所长乔国强教授表示,让中国诗学话语走向世界,让世界认知中国文学是国内学人的历史使命。期待研究中心能够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凸显自己的研究特色,为构建中国话语、阐释世界文学作出贡献。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殷企平教授认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做到知己知彼,坚持和而不同的对话原则,在中外文学交流过程中展现话语研究的深刻现实与人文内涵,为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提供借鉴。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杨金才教授指出,中国学术“走出去”需要中国学者了解国际前沿,熟悉国际学术话语,关注当下中国发展和现实语境。尤其应注重反思性研究,在批判性吸收西方批评话语的基础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朱振武教授以非洲文学研究为例,指出其在与西方文化的正和博弈中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号召中国学者行动起来,绘制真正的世界文学新版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共建。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朱国华教授以“文明互鉴中的中国话语:再思比较文学的逻辑起点”为题发言,强调建构中国话语应秉承文明互鉴的理念进行。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所联合党总支书记、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宋炳辉教授肯定了研究中心在将外语学科与比较文学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方面起到的重要实践作用,指出阐释中国故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关键在于探究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处境与位置,以及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体系中的价值和意义。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系主任陈壮鹰教授指出,面对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研究中心可将重点置于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与阐释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可作为未来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抓手。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党委书记谢建文教授以“以文学的方式走向世界”为题发言,强调文学具有本质性力量、思想力量和情感力量,指出应以文学作为交流路径,直面当下与未来的各种危机和挑战。

“中国故事”数据库发布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主持。杨成表示,对于作为一级学科的区域国别学而言,进行学科交叉融合是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故事特色数据库建设,为学界通过数字人文进行新时代国家战略和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探索奠定了良好开端。

下午的主旨报告环以“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中国话语建构及中外文学研究新思路”为主题,分别由上外科研处副处长梁锡江教授和英语学院副院长陈琦教授主持,来自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们分别作专题主旨发言,提出众多建设性思考。

在闭幕式环节,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致总结辞,她表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将以中华为根,以文学为尺,以出版图书文库和学术期刊形成学术生产机制和凝聚效应,以首个特色数据库实现海量信息的高效检索,致力于建设成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学术基地与传播阵地。(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