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

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25 11: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2年11月19日,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主办了二场专题学术研讨会。

第一场专题研讨会为“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本诠释与文化调适”,由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编辑部协办,研讨会采取线上方式进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师生在线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

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李维屏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珂教授先后致辞。李会长指出,本次专题研讨会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也与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倡导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景下的外国文学研究前沿相吻合,他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文学研究中的文本诠释与文化调适进行了深层阐释,认为文化调适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外国文学研究的内涵与外延,而且还有助于我们通过对“小文本”的文化研究构建“大文学”话语体系。

接着,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与复旦大学汪洪章教授带来题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交流互鉴》《儒道文本在近现代西方的阐释及文化调用》主旨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王腊宝教授、上海财经大学Sandro Jung教授、同济大学王晓平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王卫新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卢敏教授、上海大学赵彦春教授也先后做了精彩的主旨发言。随后,来自各高校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分别在十个平行分论坛上进行交流讨论。分论坛主题交叉性、融合性特点鲜明,涵盖文学、经济、文化、哲学、媒介、翻译、生态和艺术等多领域。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张和龙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指出:专题研讨会的主题兼具前沿性、时代性和启示性,研究内容极具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充分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和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的风采。他强调,经典文本诠释和文化调试可以超越文明隔阂、文化冲突与文明优越,推进文化交流互鉴。

第二场专题研讨会为“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文学教学的创新与融合”,由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委员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日报社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协办。研讨会采取线上形式,与会近百位专家学者就传统外国文学学科面临的挑战,以及外国文学教学的创新与融合进行了积极探讨。

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李维屏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赵宏院长致辞。李维屏会长提出,外国文学教学不仅能够在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也能为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格魅力、问题意识、思辨能力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后,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经验、围绕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外语学科并实现外国文学教学的跨学科创新与融合展开了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金衡山教授关注到近二十年来关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的缺席”的讨论,指出课程设置的改革是落实人文教育的关键,以文学课程为例,应增加课程阅读量,以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以形成内化的知识而非获得信息为学习目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建文教授强调翻译教学里学生的主体性,认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相互塑造,并与大家分享了学生们在翻译教学互动中的实践训练中获得的经验。王静教授认为外国文学应充分运用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各种人文学科乃至一些自然科学的成果,建造全方位的文学科学。复旦大学朱建新副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人文和艺术领域的交叉学科改编研究,指出改编研究长期受到外界的忽略乃至抵制,被认为替代了文本的阅读乃至造成对文本的误读,但事实上文学作品的改编可以作为文学教学中介绍文学创作手法、讲解文学理论、学习文学批评方法、培养中国视角以及体验文学的手段。华东理工大学陈丽教授认为研究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文学阅读了解构成美国民族/国家的主要思想和核心文化,美国文学教学需要打破对文本的纯文学的封闭式解读,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学文本所折射的思想、文化和历史。

最后,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孙建教授总结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大学教育的特殊使命。本次“新文科”论坛探索了许多外国文学教学的新路径,但各个高校仍应勉励自身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创新,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