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家发布“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后,眼病诊治及长期管理已成当下发力重点。为推进长三角区域内眼科诊疗水平协调发展,切实将新技术、新疗法惠及沪苏浙皖的眼病患者,5月31日,由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智慧医疗联盟发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牵头、三省一市141家医院共同参与的“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启动。
服务医疗卫生大局
在启动仪式暨第一届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惠民、利民、便民,整合长三角各兄弟省市的医疗资源来提供高质量、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十分必要。该专科联盟在长三角区域内多学科工作机制、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智慧创新等方面的探索非常值得鼓励,期待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尽早行动,临床研究与技术尽快转化。”
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理事长朱仁明则认为,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的成立应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第一是区域的一体化,这将涉及到三省一市共41个地级市共2.2亿人口的眼病健康,第二是从科普到预防到诊疗,再到医务康复的一体化发展,第三是产、学、研、医、政府和金融的协同发展,第四则是线上线下融合的的一体化,也就是将线上智慧化手段与线下诊疗服务有效衔接。”
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首席顾问傅晓表示,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抗疫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同时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工作推进两不误,眼科诊疗专科联盟就是生动的体现,“期待眼科诊疗专科连麦在成立后,能充分整合上海、长三角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并将优质资源辐射三省一市,让广大百姓也能享受优质资源带来的成果。
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首席专家、上海健康医学院首任院长黄钢表示,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联盟,并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准绳,以医疗规范化标准化为切入,充分发挥基层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使优质医疗资源得以扩展应用,带动各地医疗共同发展。
五官科“智慧医院”如何建
“结合互联网医院的线上模式,长三角区域内的眼科诊疗整体水准可以有更好的融合与提升;近年来,我院与浙江宁波、湖州,江苏南京、徐州,安徽合肥、阜阳等医院都做了很好的尝试。”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会长、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说。
周行涛表示,长三角眼科诊疗一体化下的医疗服务若要长久,一定是双向的、平等的。
他介绍,该专科联盟的几大工作目标包括:制定互联网智慧眼科诊疗技术标准、临床指南、管理规范,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眼健康大数据库,建设长三角区域转诊网络体系、互联网远程诊断平台,和加强人才培训输送力度、提升长三角眼科人才专业水平。
为解决疫情期间复诊患者就医难、配药难等问题,作为上海首家在疫情期间开通了全市“跨院”复诊服务的医疗机构,五官科医院单周的日最高处方量超过了4200余张;以4月为例,该院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总量超过线下问诊,单日最高挂号数超过900次。
周行涛表示,医生在屏幕的另一端,依靠专业、经验和责任心,仔细鉴别诊断,根据患者当前的病情谨慎给出处理措施,为常见慢性病患者开具配药处方,对病情较复杂的患者则建议到线下门诊进一步诊治,并帮助线下转诊预约。这样的跨院复诊服务,也逐步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地区,为患者解决更多诊治难题。
目前,五官科医院内,所有专家的互联网医院权限均已完成认证,实现了线下与线上排班同步、同质和无缝管理,专家共涉及33个互联网教授团队,涵盖眼科、耳鼻喉科等5个专科门诊。
“2021年,我们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已经拓展至国内9个地区14家医院。”周行涛说,下一步工作重点要扎实完成智慧服务、医疗、管理在内的智慧医院整体提升工作,提升医疗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医疗在线新经济,搭建好跨区域、跨专科、跨时间空间的一体化互联网医院。
注重技术成果转化
在高峰论坛上,以先进技术融入五官科诊疗为基础,来自沪苏浙皖眼科领域的医学专家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沈晔结合多个手术案例表示,当下,人工晶体材料的发展超乎想象,手术效率和安全性也超乎想象。这预示着屈光手术的未来也讲面临革新,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技能提升、科研协作具有突破性的价值。
江苏省中医院王育良教授在演讲中表示,屈光手术的未来将涉及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生物光学、手术技术和规范等多个层面,“我们要注意进化过程中‘原生态自然环境’对于眼视力和健康的意义,也只有脚踏实地的研究,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才能防止放空异化。”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荣丰也从“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聊眼科治疗理念的新挑战”角度提出设想。他表示,相较于传统的白内障手术,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的撕囊比手工撕囊有更好的居中性、精确性,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手术后效果。
最后,周行涛以“智慧医院建设与创新:携手长三角”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围绕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医院、科室的专业度都需要跟上,除了聚焦近视、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等专病外,我们关于互联网医疗的管理、配置也讲持续向前,扎实做好智慧服务,提升数字化转型力度。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