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协办的第十届“交通运输研究(上海)论坛(TRF)”以在线方式成功举办。一千多名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交通领域学者相聚云端,围绕“智慧绿色驱动的综合交通”,交流分享前沿的创新理念和科研成果。
本届“交通运输研究论坛”旨在按照国际会议的组织模式,为综合交通运输及跨学科交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一个分享学术成果、交流研究进展、扩大专业网络的学术平台。多年来,交通运输研究论坛凝聚了全国数百家交通运输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交通企业等单位的专业力量,已成为国内外有着较大影响力的交通领域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科技创新赋能,助推行业加速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致辞
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致辞。奚立峰从交通大学与交通学科的深厚渊源,以及我国交通强国的建设目标两个方面谈起,指出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必然追求,同时鼓励学界和业界以TRF论坛为平台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与联系。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廖世俊,TRF联合创始人、同济大学教授杨晓光分别发表讲话,并对各位同仁莅临线上会议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同时祝贺本次论坛顺利召开。廖世俊表示,上海交大的交通运输学科紧密围绕“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突出航运、智慧和绿色等特色,聚焦综合交通立体网络打造,以论坛为契机促进多方交流合作,对推动交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合作交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主题论坛环节由第十届TRF大会共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胡昊主持。
徐祖远:科技创新引领我国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李德纮:城市交通系统因应乐龄化社会的几点思考——以新加坡为例
陆键:道路交通主动安全防控技术及展望
严新平:智能交通的现状、挑战与展望
四位专家分别作主旨报告。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就科技创新引领我国航运业的高质量发展发表讲演。新加坡工程院院士、ZJU-UIUC联合学院院长李德纮,以新加坡为例讲述了城市交通系统在乐龄化社会下的转型路径。TRF联合创始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原院长陆键,展示了道路交通主动安全防控的先进技术及其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对智能交通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一千余位听众在线听取了主旨报告。
当日下午,四个分论坛、二十五个分会场的学术交流分上下两个半场平行进行,来自道路、铁路、水路、航空和交叉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上百场内容丰富的研究汇报。与会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思维碰撞,分论坛同一时刻全场在线人数达到3000余人。
疫情防控不松懈,科研工作不松劲
目前国内疫情形势严峻,本次论坛的筹备和参与单位大都处于闭环管理状态。许多身在新冠疫情发生率较高的地区和在一线参与抗疫工作的专家也都抽出时间,积极参与到本次会议的筹备和线上交流中。这场在线学术饕餮盛会为交通领域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前沿、开放的交流平台,凝聚了新时代交通人强大的研究力量与在疫情中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求实精神,给参会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会议志愿者、来自上海交大交通运输工程系的硕士研究生邓佳莉表示,从这次TRF会议的成功举办和专家们的精彩报告中,深刻体会到了疫情之下,科研人始终没有放松对高质量研究的要求。作为一名交通运输系学生,必将以“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研究态度,为祖国的交通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很荣幸在轨道交通TOD模式这一分会场作交流发言,我们这个分会场的五位报告人分别来自广东深圳、上海、重庆、四川成都和江苏南京,彼此很受启发,听众们也很踊跃。”重庆市铁路集团总工程师王猛表示:“上海的疫情目前正处于最吃劲的时候,上海交大克服种种困难成功举办这次会议,为来自各地的学者们打造云端交流的学术盛宴,体现了一种担当作为、追求卓越。”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研究生赵银祥表示,来自交通运输领域的各位专家及学者的精彩报告,让他受益匪浅,线上论坛的形式并没有影响大家深入交流学习的热情,还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科研的兴趣。对主办方提供了这样一个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表示感谢,也希望TRF未来越办越好。
学界和业界将依托TRF平台,持续加强交流和探讨,不断促进交通运输学科建设,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和我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学术资源。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