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疫情时代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思维和新模式——“新冠疫情背景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在上外举办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新闻教育大会(WJEC)框架下的一个学术活动,新冠疫情背景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于12月26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作为联合发起方邀请了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分享,讨论疫情时代我国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

共话疫情时代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思维和新模式——“新冠疫情背景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在上外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2-30 13: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新闻教育大会(WJEC)框架下的一个学术活动,新冠疫情背景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于12月26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作为联合发起方邀请了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分享,讨论疫情时代我国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

一、疫情时代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创新思维,突出问题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和全人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教授以认为首先要明确思想的源头不是原概念,而是原问题,问题是第一位的,概念是第二位的,要讨论中国传播学背后的原问题。后疫情时代,传播学在本位上应该关注对人之存在基本问题和对国之大者和人类文明新型态,新闻传播培养人才要基于中层理论和微观知识,同时强调大叙事的能力,并赋予人文主义的关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也指出新闻传播教育首先是价值观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价值观和思维的能力;其次要重视综合性的跨学科能力和专业能力以及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认为新闻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行业服务的“三重门”,重塑新闻传播教育要重建新闻传播价值和秩序。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指出,新冠疫情语境下需再呼唤专业主义和职业精神,造就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的后备人才,尤其是风险社会语境下人文理念、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国雄教授强调疫情时代要立足于世界大发展、大改革、大调整的背景,从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转向以全人为目标的个性化教学,重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重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重树新闻传播职业情怀。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彭祝斌教授以提出新闻教育在培养家国情怀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正确价值判断和坚定道德责任感。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石磊教授认为要培养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要进行价值引领,培养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同时要完善培养体系,提升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姚泽金教授则认为目前新闻传播教育要防止知识体系过度专业化,人才培养的过度职业化以及职业素养过度技术化,疫情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生态需重构,从专才教育回归全人教育。浙江传媒学院郑亚楠教授认为在疫情背景下需要学会融通世界,并培育学生把生态观念放在突出位置。还要培育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理念。线上线下开设课程对教育公平、公共性有很大意义,还能为学生提供持续的自我养成和终身完善的能力。

二、探索中国场景下的新闻传播实践创新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学部长高晓虹教授分析了中国场景下的新闻传播实践的教育模式,指出树立“一种理念”,促进“双向循环”,构建“三位一体”,推动“四创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的创意变成专业的创作,在创作中形成创新,最终孵化成为国家服务的社会创意产品。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要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发展,走出一条基于中国新闻传播现实的一条创新发展道路。中华女子学院刘利群校长表示课程重构是公益意识的爱心传递,是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四自精神”的传承,也是爱国主义的有效传播。教育是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在压力中坚强,困难中学会担当。山西传媒学院副校长兼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卫东教授认为新冠疫情倒逼了新闻传播类实践教学的改革,广播电视技能类的教学既要突出基本技能训练,还要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职业认同,把课程实践融入综合创作的要求,前置毕业创作的要求,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单晓红教授认为,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地方院校要进行新闻传播的教学改革,面临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人才引进的难度非常大的问题,而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地方院校在疫情中抓住机遇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是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利用国际传播开放的办学模式开展独特新闻传播的教学改革。

三、强化新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教学方法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教授认为虚拟仿真技术最适合应用于新闻史类课程的教学创新,可以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场景,实现场景教育,增强课程的有趣性和有味性,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明洋教授表示要结合实践活动教导学生在突发事件面前如何利用新变化进行创新,用实践活动让学生领会公共事件中舆论场的真实变化,并把这种变化和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延边大学新闻学专业李逢雨教授说,延边大学新闻学专业在改革当中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大力支持“翻转课堂”的改革,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边疆院校打造自己的特色课程。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教授讨论了疫情中的线上教学方式师生交流环境拟态性、共时性、场域分离性和技术大比重的四个特点,并探讨如何利用线上教学特点更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西北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执行院长韩隽教授对新闻传播实务课程近年的演进做了梳理,认为系统化的改良改善需要流程化的塑造,需要整体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技术和内容的融合,难点是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的创新和成熟。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允教授在研讨会中做了《数字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关键点》的演讲,指出新闻传播在学科上需要转变维度,建构新的概念体系。在专业上面,要以能力作为最主要的学习内容,学习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进行过程性学习,有效的利用概念知识去解释新的事物,激发全过程的主动性。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黄合水教授以案例分享阐述了增强课程互动、提高线上教学效果的方法,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闻学教授分析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一定影响,课业压力、生活情感压力和就业压力有所增加,并从辅导员、导师工作的角度提出在身心两方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科人才的建议。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金星教授强调以“传媒+南亚东南亚语言”模式为特色,培养跨文化现代传媒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人才。在疫情背景下,他认为只要针对学生所在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能够应用互联网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改进,能很大提升教学效果。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黎明洁教授通过调研发现,新冠疫情背景下,广西新闻教育在知识传授上,教师的观念上更加开放,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也更强,手段更丰富,在知识传授目标达成上比较明显。

四、以跨学科融合提升新闻传播教学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李本乾院长提出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的课程体系显得有局限性,需要重构课程体系、建设学科体系,要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将学科与业界实践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推进融媒体战略,通过解决问题为导向,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让人才呈现横向加宽、纵向加深的“T型”结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从“协同育人”出发,主张从学科协同、跨界协同和国际协同三个方面推进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认为需要和计算机科学、外语类和艺术设计类学科协同,并打通全行业、全过程链条。而国际协同也可以朝本土国际化,或在地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从原来的“走出去”到现在的“请进来”,从原来的浅层交流向深度交流转变,并从原来不太平等的交流朝更加平等的合作交流进行转型。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杨琳教授从新闻传播教育的“元宇宙”切入,认为在当下互联网环境之中,要在技术驱动下,把时间域和空间域汇聚在一起,从而实现古今中西对话。在疫情挑战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并没有改变,价值教育、知识素养、技能教育仍是核心。

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介绍了新冠疫情背景下应该如何更好开展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他从国际新闻教育联盟的人才培养的经验,来讨论如何通过线上全英文课程教学的合作和双边、多边教学改革的线上研讨会,营造出更好的国际教育的环境,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最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对整体报告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围绕疫情下的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举措,27位专家分别从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模式到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教实践案例,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与会专家的报告内容详实、见解独到,将历史与当代、中方与西方、理论与现实贯通,分析了新冠疫情对新闻传播事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反思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新理念、新方式,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新闻教育界国际传播的学术故事。

此次研讨会是2022年世界新闻教育大会年会召开前期的热身圆桌会议,线下会场设置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致开幕辞,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副院长陈沛芹和严怡宁主持,上外新闻传播学院各系主任参与线下会议。(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