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论坛在东华大学举行

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论坛在东华大学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26 15: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400多年前大文豪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作品《哈姆雷特》中发出这样的感叹,400多年后,人们依旧在谈论莎翁及其经典作品。第三届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论坛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分会年会于2021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东华大学举行。本次国际论坛主要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开展活动,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线上相聚,围绕“比较文化视角下莎士比亚作品的跨文化现象”这一重要议题,展开热烈研讨。论坛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向世界展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升我国学者在国际对话中的学术话语地位。

(论坛开幕式现场)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30多个学校的50多名国内外学者与会。东华大学杨林贵教授与复旦大学张冲教授分别主持大会发言。来自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通过比较中外文学的使命来透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文化中的未来,评析了中外有关文学使命的经典论述,提出文学的最高使命是要塑造美好的人性、讴歌光明、襄助人类建立美好的社会,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为未来莎学的发展作出了相应预测。来自台湾大学的邱锦荣教授分享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跨文化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美国逻各斯大学的学者霍华德·马奇特罗探讨了莎士比亚在不同媒介中与不同艺术家产生的碰撞;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学者丽莎·霍普金斯探讨了艾莉·格里菲斯的系列侦探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典故与国家身份;南非西北大学的学者劳伦斯·赖特从文本出发探讨了莎士比亚的国际流行与成功的根源。

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专家研讨及分组讨论环节。国内莎学界资深学者,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北京大学黄必康教授、西南大学罗益民教授、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等,应邀主持各小组论坛。华南师范大学的国际教师雷拓·温克勒与大家分享了对于莎士比亚普遍性问题的思考;印度阿里格尔穆斯林大学的学者莫德·里兹曼·汗和维巴·夏尔马分别从跨文化角度探讨了莎剧在印度的电影改编和印度本土演出的莎士比亚化。各国内学者分别从互文性、改编、媒介、翻译等角度对莎士比亚及本土作品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跨文化探讨。

(论坛现场)

本论坛反映了近年来文学研究的变化,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中国莎学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重新认识。特邀来自英美、亚洲、非洲以及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嘉宾,以不同文化视角围绕莎士比亚的跨文化议题进行探讨。学者们从跨文化角度深入研究了新的世界经济及文化格局下本土化与全球化关系等议题,探讨了如何重新认识普遍性与多样性等问题。论坛打破以往以影响为主导的文学比较方法,强调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关系和以此为基础的文化相对论,促进不同文化群体的平等对话。

从莎士比亚作品的全球传播中汲取经验,促进比较研究和文化传播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模式探索。黄必康教授在发言中提出“借船出海”策略,即借鉴莎士比亚的戏剧形式对外传播中国戏剧。在“借船出海”过程中,不仅应考虑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应注意读者对于文学形式认知习惯的变化以及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莎士比亚经典与当下文化的关系。近年来,中国译者和改编者以戏曲形式创造性地移植莎士比亚,为中国文学对外传播提供了参考。杨林贵教授认为,中国经典文艺成果的“借船出海”与外国经典作品的“改编移植”应该并行不悖,以目的语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中国优秀的文化成就,并在传播过程中避免孰高孰低的简单粗暴的比较。

(论坛现场)

据悉,“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论坛”经教育部批准,由东华大学主办,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和东华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承办,自201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两届,逐渐成为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风向标。作为主办方的东华大学,近年来在莎士比亚研究方面开始引领国内莎学并走向国际前沿,获得2个国家社科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立项资助,所出版的“中国莎士比亚论丛”已成为中国莎学标志性成果。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