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行走看中国”故事班开班,系统培养留学生讲中国故事能力

2021年10月19日,同济大学正式成立了留学生“行走看中国”故事班,并举行了开班仪式,进一步培养和提升留学生讲中国故事能力。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刘小龙、同济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运迪、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和来自23个国家、学习不同专业的31名学生参加了开班仪式,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宗骞主持仪式。

同济大学“行走看中国”故事班开班,系统培养留学生讲中国故事能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20 15: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10月19日,同济大学正式成立了留学生“行走看中国”故事班,并举行了开班仪式,进一步培养和提升留学生讲中国故事能力。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刘小龙、同济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运迪、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和来自23个国家、学习不同专业的31名学生参加了开班仪式,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宗骞主持仪式。

故事班将理论学习和行走实践相结合,将通过一系列学术讲座和实践指导,既重视培养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又注重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感召力与亲和力的认知,使他们将来能以中国故事冲淡文化差异,消除文化冲突,培养更多的海外听众对中国的认知和喜爱。

开班仪式上,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刘小龙先生希望留学生学员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深入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向世界讲讲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的经历,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同济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运迪鼓励留学生们通过本次培训班,能更全面了解中国的发展,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孙宜学教授以“留学生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为题进行了培训班第一讲。他希望留学生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用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真诚的心灵感悟中国,并向自己的朋友、同胞客观讲述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从而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他鼓励留学生走到中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了解和理解中国,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中文表达能力和讲中国故事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向世界讲好真实中国的故事。

开班仪式上,留学生们纷纷发言。来自贝宁的罗克表示:自己是学习建筑学专业的,疫情期间一直在中国。他认为中国政府非常关注民生,在疫情来临之时,中国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的反映非常迅速,他觉得很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来自孟加拉的姜明昊表示:自己对中国的历史古都很感兴趣。兵马俑令他感到惊奇,觉得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因为地域广大,他希望通过故事班,能看到更丰富的中国生活。

来自塞内加尔的高飞现在是就读于土木工程学院,他希望能成为中国和塞内加尔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他曾在西安生活了五年,所以对中国有很深厚的感情。能够加入这个故事班令他觉得十分有使命感,让他意识到不仅要学好专业课,更要学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外之间有灵魂的桥梁。

来自德国的大卫是一位博士生。他曾在常州工作过一段时间,虽然曾经去过中国很多的名胜古迹,但是他更希望有机会去看看中国的小城市,去感受中国人的生活,跟更多的中国人去交流。

来自俄罗斯的李斯婷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人和中国的节日,中国人都是非常热情的,每次遇到困难,身边的中国朋友都积极帮助她。而且中国的节日非常的热闹,让人感觉很亲切。

“行走看中国”故事班开班后,将组织系列的文化考察活动,让留学生们“脚走在中国的大地,眼看着中国的变化,心感受着中国的温暖,口讲着中国的日常,手写着中国的责任”,通过实地行走、集体讨论、沉浸思考、与当地民众互动交流等活动,最后独立完成行走心得报告,结集出版“留学生行走看中国”系列丛书,从而助力实现“知华、友华”的留学生培养目标。

同济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中国故事的窗口作用,坚持以创办多元、立体、务实的留学生培养体系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坚持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培养一流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在强化留学生的中文和中华文化知识修养的同时,通过举办“移动课堂”“熊猫叨叨看中国”等活动,引领留学生与时俱进认知中国、研究中国、表达中国。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客观向留学生展示日常化、生活化的当代中国,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中国观,让留学生教育根植于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了《中华文化之旅》,“同济大学国际学生感悟中国丛书”等,其中“熊猫叨叨——国际学生讲中国故事”项目还在今年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获得铜奖。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