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出版《“感知中国—共话海上丝路”在华留学生科学论坛专辑》

华东师大出版《“感知中国—共话海上丝路”在华留学生科学论坛专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3-25 20: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莫叹海疆丝路长,莘莘学子著文章。作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感知中国”活动的成果,华东师范大学沐涛、杜德斌、姜炎鹏和张经四位教授共同主编的《“感知中国—共话海上丝路”在华留学生科学论坛专辑》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近日编辑出版。

这本学术专辑收录了参加2019年“感知中国—共话海上丝路”在华留学生科学论坛(简称:科学论坛)的国际学生提交的详细摘要,共计40份,分属三个各具特色又相互交叉的专题:

在“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文明交融”专题中,来自刚果(布)、埃及、加纳、印度、伊朗、马里、缅甸、尼日利亚、巴基斯坦、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从个案的分析角度出发,就中-非之间的国际交流、海上丝绸之路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影响、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比较等,对历史上和现今中、外文明的发展与交融提出了清晰与独到的见解。

在“河口海岸科学技术与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专题中,来自孟加拉国、刚果(金)、菲律宾、伊朗、毛里求斯、缅甸、尼日利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苏丹、坦桑尼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就海平面上升对岛屿国家未来的影响、环境变化对淡水资源、渔业和生物多样性的制约、气候变化的历史记录等诸多方面,介绍了近期的研究成果。这些学术研究成果大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为河口海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可借鉴经验。

在“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专题中,来自喀麦隆、埃及、加纳、意大利、哈萨克斯坦、肯尼亚、老挝、蒙古、挪威、巴基斯坦、波兰等国家的留学生从“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对外投资的风险和国际关系中的博弈等方面,阐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和研究成果;特别地,从全球范围的地缘政治、经济地理、区域合作和融合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与留学生所在国家的经济关系和相互促进作用。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改革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今,来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青年学子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中。“感知中国—共话海上丝路”在华留学生科学论坛及专辑仅仅是在整个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文明交流的历史沧海中的一滴水,但却提供了一个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青年学生之间相互认知和交流的平台,希望借此进一步促进中外青年学者共同将“海上丝绸之路”的旗帜擎举得更高并传承下去。(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