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检察院举行 《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静安区检察院举行 《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9-17 14: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16日下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召开,副检察长曹坚通报了2018年至2020年8月期间该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情况,第六检察部主任顾文介绍了相关典型案例。会议由第六检察部副主任张杰主持,静安区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人民日报等20家媒体记者一起参加,副检察长曹坚等逐一回答了记者提问。

《白皮书》全面梳理了该院近三年来的司法救助案件数量、救助金额和救助对象等,总结了该院司法救助案件的办理情况、工作做法,并发布了相关典型案例。

白皮书显示,2018年-2020年8月,该院共办结国家司法救助案件30件,共计发放救助金额人民币41万余元,从案件数量和救助金额来看,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且2020年(截至8月)办理案件的数量已超过2018年、2019年两年办理总和,增幅明显。从救助对象来看,救助未成年人18件,占救助总数的60%;救助老年人(60周岁以上)5件,占救助总数的16.7%,司法救助案件中的当事人主要为故意伤害等侵犯人身权利案件中的被害人。

会上,曹坚副检察长介绍了近年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院司法救助工作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构建辐射广、多元化、综合配套的司法救助新格局中所做的努力:

一是积极发挥检察职能,主动关注重点人群。坚持“应救尽救”原则,转变办案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由“被动”变“主动”,从主要依申请救助向依职权救助转变,从“坐等送案”到“上门问案”转变;定期与办案部门特别是该院涉老案件办案组、未检办案组联系,在信息通报、线索移送、优先办理、上门反馈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提供程序保障。

二是加强案件证据研判,规范司法救助程序。纵向上坚持准确救助,对受理、发现的司法救助线索,及时开展调查,了解被害人有无过错、伤势情况、治疗费用、家庭收入、赔付情况等,综合讨论意见后按程序报批、审核;横向上坚持精细救助,通过对比已办案件的救助金额,确保救助的公平、公正。

三是探索多元化救助方式,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启动综合救助,除发放救助金外,还对因遭受犯罪侵害、产生心理阴影的被害人提供心理治疗帮助等;进行公开救助,对具有社会影响、符合公开要求案件的办理结果进行公开答复,借助律师、居委会干部等第三方力量确保办案效果;探索“跟踪式”救助,对被救助人员进行案后常态化回访,必要时联系心理医生等相关人员,以期实现救助目的和效果。

四是运用远程司法救助,保障申请人复工复产。今年新冠疫情以来,针对异地救助申请人,启动疫情防控期间“特别通道”,通过远程指导申请人填写申请材料,邀请原案法律援助律师共同参与救助工作,利用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等方式,开拓了特殊时期远程司法救助新模式。

下一阶段,静安区检察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协作配合,以司法救助工作助力精准脱贫:

一是强化救助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大局。坚持全面救助、主动救助、有效救助原则,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因案增贫的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救助服务,传递司法温度。

二是统筹各方资源,实现多维立体救助。积极协调国家司法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相衔接,构建司法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相结合的新格局,加强多元化救助的运用,通过心理救助、关爱帮教、法律宣讲等各类手段,并与公开审查、公开听证相结合,确保司法救助实效。

三是依托智慧检务,提升便民服务职能。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等检察技术,针对特殊群体进行远程视频接访,完成基本情况调查核实、救助金发放、公开答复等流程,将智慧检务应用于司法救助全过程。(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