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即将于7月9日至11日在沪举行,作为业界最具影响力之一的人工智能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行业主题论坛也将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如约而至。7月2日,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以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模式变革,共创智慧教育新家园将成为本次主题论坛的讨论焦点。该主题论坛将汇聚全球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教育工作者等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动能,探讨新形式下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打造最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为全球疫情背景下的在线教育发展,解读上海实践和思考,贡献上海智慧。
本次论坛主体由开幕致辞、专家论道、三场主题交流分享、联合倡议四个部分组成,呈现主题新、嘉宾阵容强大、技术新、传播影响大等特点。论坛聚焦“共创智慧教育新家园”,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人工智能演变的角度,结合疫情引发的大规模在线教育,重新定义新型教育教学和教育评价。参与嘉宾阵容强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高文,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OECD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负责人安德烈斯·施莱歇尔等世界知名学者将参与“专家论道”。三场主题交流分享,将分别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主持,来自学术界、市区校层面、相关机构和企业的教育专家将围绕“教育变革,师范转型——六大师范大学校长风云际会”“资源创生,范式重构——大规模在线教学的上海智慧”“科技向善,智慧协同——探索智慧教育新家园实践路径”三个主题展开交流与分享。借助互联网和技术的力量,一些知名的海内外教育学者得以“现身”线上互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校长们也首次汇聚云端。论坛现场,还将发出《智慧教育新家园联合倡议》,科技向善、智慧协同,以期汇集更多社会力量为共同推进上海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共创智慧教育新家园而努力。论坛将以线上直播结合线下录播的形式,于7月10日下午1点到5点,通过相关电视频道和各网络平台在云端呈现,同时借助人机耦合技术以多语种向海外同步放送。上海微校平台届时将开通观看此次论坛直播入口。
据悉,该主题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电化教育馆承办;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司协同承办。
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实践路径聚焦“共创智慧教育新家园”
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介绍了本次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行业主题论坛基本情况,并对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解读。这场首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呈现、精心筹备的主题论坛以“共创智慧教育新家园”为主题。教育是一个现代“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家园”充满创造力、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如何让人工智能以育人为本,重塑传统教育,并逐步实现教学流程再造、教育模式重构、教育供给方式重整、教育价值重建?如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遵循教育规律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探索基于数据的大规模因材施教?如何通过信息化助力公平,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有质量的教育,从而实现从“人”的全面发展到“家园”的泛在智联?围绕这些问题,主题论坛通过“专家论道”“教育变革•师范转型——全国六所师范大学校长汇集纵论”“资源创生•范式重构——大规模在线教育的上海智慧”“科技向善•智慧协同——探索智慧教育新家园实践路径”等几个环节,邀请了来自政府机构、教育界、信息化企业等知名专家共商解决方案、展望未来教育。
而在当下的教育现实中,新一代人工智能促使包括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推动智能增强时代加快到来,着力解决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升等问题,让面向21世纪的通识教育成为共识。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也为此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智能教育环境、智能教学支持、智能教育评价、智能教师助理、智能教育治理等探索已悄然启动。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创建、基于知识图谱的智适应学习、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等项目,以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为每个学生创造最适合的教育为抓手,构建与上海市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论坛嘉宾大咖云集六大师范院校校长共议师范转型
本次论坛嘉宾大咖云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高文,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OECD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负责人安德烈斯·施莱歇尔等人工智能+教育大咖将现身专家论道环节,将着重阐述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如何重塑教育教学,包括:互联网+教育历史进程与演变;为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如何进行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等信息时代下的教育发展前沿问题。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期而至的新冠疫情让广大教师投身在线教育的体验和实践中。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如何为教师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从而成就新时代的好教师?这是值得未来师范教育转型发展深思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校长首次汇聚云端,共议教育变革引发的师范转型。无论是人技协同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还是围绕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教师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始终是育人为本,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空中课堂”贡献上海实践和思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催生了在线教育的热潮,互联网提供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型教育供给模式催生了疫情期间的“空中课堂”。面对学习时空的转换,国家教育云课堂、各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电视台和教育信息化相关企业都在最短时间内为一线教师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上海市教委组织了“一源双师多渠道多终端”的停课不停学上海模式,基本上形成教师在线授课、学生居家学习、家长配合指导、企业支持保障的解决方案,取得超乎寻常的好评。资源创生,范式重构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模式贡献的是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本次论坛特邀深度参与此次上海空中课堂项目的市级、区级、校级、企业相关负责人走进论坛的线下直播现场,各自从不同角度解析上海大规模在线教学的经验与策略。
作为上海空中课堂市级在线教育解决方案之一,上海微校(上海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此次作为“空中课堂”重要平台方,据不完全统计,每天要接受数十万师生的教学和互动。从3月2日首播至今,平台总访问量7152万次,累计观看直播人次1964万,观看回放点播量7925万,通过学习空间,学生完成并提交作业185万次,在线测试29万次。上海微校搭建微校课程、网络学习空间、资源服务、家长学校等,并融合部分K12素质教育课程及与学习平台;组织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统筹汇集优质教育信息化平台及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市中小学教学需要的“空中课堂”,为学生提供寒假生活补充版和电子教材的分发等资源服务,并提供直播、点播、资讯等教学服务,支持教师备课、答疑与辅导,实现泛在、智能的教学活动;建设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为教师提供资源存储和分享、发布等服务,实现课前导学、课后作业、在线检测、在线答疑与辅导等师生互动功能;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和教师实名开设终身学习账户,有机衔接中小学师生学籍信息和微校学习记录,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和教师的个人学习电子档案。
从改善到改变发起共创智慧教育新家园倡议
科技向善,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能力。身处前所未有的数字变革时代,践行“以人为本”,让AI走向“可知”“可控”“可用”“可靠”,让人与科技共识、共鸣、共振,让科技向善、智慧协同成为数字文明的主色调是所有教育人都期望并为之努力的目标。为倡导建设高效、健康、有价值的“人工智能+教育”行业,以教育价值为导向,政企协力,促进教育治理优化,共筑人工智能教育新防线,共享人工智能教育新成果,共创智慧教育新家园,此次论坛上,上海市教委携手相关参与单位,发起智慧教育新家园联合倡议,共同推进上海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共创智慧教育新家园。
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市、区、校管理者、企业代表也将在这一环节齐聚线下现场,共论从改善到改变,探索智慧教育新家园实践路径。讨论嘉宾将基于教育信息化加快推动上海教育现代化,结合国家和上海市“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重大战略部署,以推进完成《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任务要求,在新基建、新终端的背景下,通过政府与企业协同合作,深入合作研究开发、示范应用、普及推广,构建产学研战略合作和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共同促进新时代上海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中国日报上海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