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历史,礼赞生命——国内首部援鄂医生亲历抗疫日记出版

定格历史,礼赞生命——国内首部援鄂医生亲历抗疫日记出版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4-20 17: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隆重举行援鄂医疗队员回家仪式。会上,由仁济医院主编,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仁济医院呼吸科查琼芳医生撰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查医生援鄂日记》正式首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首先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院长陈国强、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仁济医院党委书记夏强、院长李卫平、作者查琼芳出席新书首发仪式。据悉,《查医生援鄂日记》是国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医生亲历的抗疫日记。

《日记》揭开了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密码

2020年1月24日,除夕之夜,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启程,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查琼芳医生作为这支敢死队里交大医学院系统唯一的女医生,她在紧张繁忙的援助工作之余,每天发回一段日记,以抗疫一线医生的视角记录大疫之下的举国之战。

据悉,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也是迄今上海最早出发、援鄂时间最长、最少思想准备的一支队伍,是最少有成熟经验参考、早期最缺防护物资和防护条件的一批人员,同时也是拯救最危重病患的一群勇士。

从除夕到3月31日,查医生日记共67篇,跨越援鄂的整整68天,也是目前出版的最完整的抗疫日记。《查医生援鄂日记》揭开了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密码:再现了医务人员以及所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面对灾难、面对危险时表现出来的义不容辞和善良勇敢,并用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构筑起了巨大的中国力量。有了这种力量,我们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逾越不了的鸿沟。

陈国强院长撰写《序》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为此书撰写了《序》。他写道:查医生是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里交医系统唯一的女医生,两个多月来,我在感动、担忧甚至哽咽中为数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援鄂医疗队送行,更通过微信朋友圈关注在湖北、武汉“玩命”的援鄂战友,那种“去留肝胆两昆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无畏精神,可歌可泣!在这些信息里,我看到了查琼芳医生的《日记》,从除夕夜出征武汉写到3 月31 日落地上海,一日不曾落下。她的文字朴实无华,但情真意切,让我感慨,也时常令我泪目。陈院长说,《查医生援鄂日记》通篇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每天的日常,而就是这些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人员、货车司机、公交司机、志愿者司机、快递员普通人的日常,一点一滴拼出了中国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路线图。查医生日记曾被全国很多媒体转载,其中传递出的信心和力量,像阵地上高高飘扬的旗帜,感召着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增援湖北的医护人员。

《日记》的初衷是让后方放心

最初,查医生用语音发回一段日记,作为对自己一天工作的梳理和汇报,作为给自己解压的一种方式,作为对担心自己的家乡朋友的统一回应。日记经仁济医院宣传处整理成文后,被广大媒体广泛转载,读者的期盼成了查医生坚持每天记日记的动力。从援鄂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共67篇日记。日记中她一字字一句句记录下来在武汉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这是她对自己这段难忘经历的记录。回头看,也是从一个切面对中国抗疫这段历史的见证。。

查医生在日记里记录了她身边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她看到每一个医护人员无私无畏,永不放弃,和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她看到被病魔折磨的病人,在医护和病友的关爱和鼓励下,用坚强的毅力与病毒斗争,直到能迈开脚步,笑着走向阳光的那一刻;她看到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把周到的服务送到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她看到来自党和政府、社会各界源源不断的关怀和支持......

查医生说:每一个我们都是平凡的

查琼芳感慨万分,她衷心感谢新闻出版有关部门、交大出版社、仁济医院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和读者们对此书的喜爱。她说,每一个我们都是平凡的,可是我们都有勇气!有勇气逆行,有勇气去战疫。感谢这些饱受创伤却依然心怀感恩的武汉人民,希望他们以后的日子一帆风顺。“这是一段难忘的历史!而今天起,我们将再出发!”

《查医生援鄂日记》将多语种、多媒体呈现

据悉,查医生的日记在受到中国媒体的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吸引了外国出版社的目光。本书的越南语的版权已经输出并启动翻译工作,将于近期出版,泰语版等其他语种版权亦在洽谈中。《日记》外文版的迅速翻译出版,将为世界各国共同抗击疫情提供中国经验。

该书还收入了援鄂队员李佳医生以查医生为原型创作的歌曲《等你》、《勇气》以及由东方卫视牵头制作、著名导演鲁国良执导、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演唱的MV《勇气》,。此外,该书的有声版也将在喜马拉雅、蜻蜓等平台陆续上线。

附:查医生的日记扣动了我们的心弦

——他原来在公司上班,后来金银潭医院招募志愿者,他就报名了,一个月前来到医院。他做的事情主要是收医疗垃圾,打扫卫生。我问,“你进隔离病房吗?”他说,“要进去收垃圾和医疗废物。”问他害怕吗?他很腼腆地说,“第一天进去的时候怕,后来就不怕了。”问他,“还回家吗?”他笑了,不能回去,住酒店,吃盒饭,每天来工作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感谢武汉的这些志愿者,在金银潭医院缺乏工勤人员的时候挺身而出,不畏风险,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到了武汉后的第一天,他就在“中暑”式穿戴中上了近九个小时的班,一声不吭。回首当初,他说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撑下来的。在我们面前,他从没叫过苦和累,这就是“90后”的担当吧。

——早上六点刚过,对讲机里传来内围护士的声音。有位护士身体不舒服,需要出来休息一下,让外围的护士接应一下。6点40分左右,出来休息好的护士想要继续进隔离病房。我和外围护士劝她不要进去了,毕竟 8 点她的班就结束了。可她说,吃过牛奶和食品,她感觉好多了,她知道自己的身体。最后她还是换上防护服继续完成她的工作,坚决的神情让我们不忍心说不。

确实,凌晨4 点到 8 点的内围班是最辛苦的,之前能不能睡好暂且不论,凌晨3 点不到就得起床,怕上厕所又不敢吃不敢喝,换上防护服进去,工作到早晨 5 ~ 6 点又是人最疲倦的时候。

——天气暖和了,出汗多,因为不能补充水分,这个时间点身体很容易出问题。曾经有护士跟我说,穿着防护服太热,不做事的时候就背靠在墙上,可以感受一下墙壁的凉意。

——8 点半,我们仁济医院的吴文三从隔离病房出来,浑身湿透,头发滴汗。他说,穿上防护服,刚进隔离病房就开始出汗,等6点左右开始给病人抽血等操作时,头发上的汗就不停地滴下来。今天武汉的温度达到23 度,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非常辛苦!希望天气不要热得太快,再给我们一些时间,希望大家平安下班。

——不幸的是,她在清晨 7 :30 还是走了。当我打电话通知她的爱人时,一个大男人在电话中哭了……他询问能否见病人最后一面,并且留下妻子的手机做个留念。我不确定在这特殊时期他的要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我很想安慰他,但这时候任何话都很无力,再说下去我的泪水也快止不住了。我只能匆匆挂上电话。

——下午的酒店大堂,一位陆军女队员在钢琴前弹起了《致爱丽丝》。虽然没有多少观众和听众,但是明朗欢乐的旋律让人感受到了爱和远方。是啊,虽然有时繁忙紧张,有时沮丧和心痛,但是在抗疫前线的我们依然热爱生活。

——我们重症病房有一对夫妻,15 床和6 床,同时感染了新冠肺炎,住进了隔离病房。15 床的妻子病比较重,需要无创通气;6床的丈夫症状相对轻,吸氧就可以了。胆小的15床时刻都需要人作陪,夜间由护士作陪,连上厕所也叫护士站在门外,白天则是6床患者多次过去相陪。今天是情人节,两人坐在一起,虽然没有鲜花,但是一人手捧一个苹果,无比虔诚地请我们的护士帮他们拍了一张合影。我想,等他们出院了,他们会永远记得今天这个特殊的情人节。

——另一条发在群里的微信又在提醒大家,援鄂医疗队常用药物调查又在进行了。这是我们的后勤刘老师在统计大家所需要的慢性病用药情况。我们医疗队队员中,有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窦性心动过速、早搏等慢性病患者。后勤老师通过各种办法为大家筹集所需要的药物。

——下班时,外面天已经黑了。回到酒店,赶紧吃饭,晚饭只供应到晚上 6 :30。十几个小时我只吃了一顿早饭。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骆驼,在食物和水充足的时候补充大量水分和食物,储存在身体里,在需要的时候就把这些储存的能量利用起来。

——说起刘老师,我们昵称“刘老板”,刘老板是我们的大内总管,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我们这支队伍因为出发仓促,称得上是“兵马先行,粮草后动”。所以,对志愿者小分队来说,刘老板干的活是又苦又累的活,而且压力也大。我们医护人员在病房里作战,刘老板在后方为我们“保驾护航”,管我们吃饱穿暖还小有富余。分发物资,大家来不及领的,刘老板会带着志愿者小分队把东西放到每一个房间门口;队员有防护物资或生活物资捐赠途径,找的也是刘老板。我曾看他两个手机左右开工不停地接着电话,也曾看他凌晨四点出发去武昌火车站领取物资,还曾看他晚上十点半推着车把防护物资送到医院,更多的时候是他在酒店门口管理和分发物资……忙碌的身影,感觉他的活最难干,也最累。

——三个人全副武装后一起进入隔离病房。跟着周教授查房,总是感觉到人文关怀的力量。在他眼里,病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他的病:他总是去安慰,常常去帮助。

——昨晚睡眠很不好,12 点才刚刚入睡,之后基本每两小时醒一次,看样子又要适应几天的碎片化睡眠了。全季酒店的设计很像迷宫,我的房间位于“迷宫”深处。房间很冷,在院感老师没有搞清楚酒店空调的通风系统之前,我是不敢开空调的,因此,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寒冷气息。在被窝里瑟瑟发抖,靠骨骼肌的运动产生热量,度过了春天到来后的第一个倒春寒。

——一级级排查下来,找来的电话号码还是同一个,仍旧联系不上家属。我们只能给她冠个无名氏的名字,先用药,等病人情况进一步好转,问清楚姓名和身份证,才找到了她的家属,等问清楚病史,用上她正确的名字时,已经是两天后了。

——为了挽救这位病人的生命,今天医护人员要对他进行俯卧位通气。病人体重大约200 斤,穿着厚实防护服的我们感觉力不从心,整整五名医护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小心翼翼地完成病人的翻身。周教授又调整了他的呼吸机参数,希望他能够挺过这关。

——护士准备工作都做完了,我们帮助病人把姿势放好,然后开始操作,平时简单的操作,没想到在隔离病房这么难,心里有点后悔没有找帮手。找好穿刺点,戴好手套、常规消毒、铺巾……流程熟得不能再熟,可是做起来的感受却不一样。护目镜尽管事先涂了防雾的液体,但还是起雾了(可能我的热量太足了),视野模糊,还有戴着三层手套的手,手指敏感性和灵活度都打了很大的折扣,还得防止针刺伤,一切操作就像慢动作一样进行着。一边操作,一边还得安慰病人:“你看,我这就跟皇帝的新装一样,你看我一针筒一针筒地往外抽,可是却啥也看不到,其实,我抽的是气体,你胸腔里的气体。”(我心里还藏了一句话,姐抽的不是气体,是病毒)。干完活,给病人固定好,叮嘱好注意事项,我全身已经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了。

——蒋教授给这三位病人分别按上了头衔,一位鼻导管吸氧的做组长,另一位鼻导管吸氧的做副组长,最后一个高流量吸氧的患者因为只能卧床,做组员。三位同志互相监督,做呼吸康复锻炼,看各自是否合格这样就鼓励了病人,又可以充分调动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担心病人再有情况发生,我曾戴着口罩,穿着厚重的棉大衣,坐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体验戴着口罩睡觉:在安静的环境下,能清晰地感受到我的每一次心跳和呼吸。我的心跳很快,呼吸有点累,因为每一次喘气都需要费力。

——昨晚六点开始夜班,今日快十点回到酒店,近16个小时的夜班,估计是我有史以来最长的夜班,而且是个不吃不喝的夜班。

——我们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今天出院了。驰援武汉20多天来,我们第一次感受到患者出院的喜悦:当看到病人举起大拇指,欣喜若狂的我们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金银潭医疗联合管理团队成立,我被安排进了联合医务处。共产党员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我当时就答应了。但是挂了电话,心里面开始打鼓,我行吗?好像又开始有压力了。

——40多岁的病人出现了自发性气胸,右肺压缩了80%,给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肺张开了,胸引管也拔了,没过几天,病人又出现了气胸,接下来就是我在隔离病房的第一次独立操作,800毫升的气体是我一针筒一针筒抽出来的。记得当时我一边抽一边想,“姐抽的不是气体,姐抽的是新冠病毒!”这种穿着隔离服操作的艰难和浑身闷热汗湿的感觉我会记住一辈子。

——作为4人小分队的唯一一名医生,也是最年长的一位,我再三关照大家,在隔离病房如果感觉不舒服,一定要提早先出来,千万不要撑不住了让人送出来,防止二次污染。天气热了,上班前也要多补充水分,不怕上厕所,毕竟领队反复重申过了,我们现在不缺物资,保护好自己是硬道理。

——这是我收到的金银潭医院的又一件礼物“荣誉证书”。证书上写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充分展现医务工作者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感念您的特殊贡献,特授予您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荣誉职工’称号。”落款是:中共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委员会。用感恩的心收下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感觉自己成为真正的武汉人了。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