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返沪

随着武汉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4月6日下午,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仁济医院、市一、市五、市七、杨中心470名主力队伍完满完成在雷神山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撤离返回上海。

仁济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返沪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4-06 11: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辛苦了!164名仁济勇士!欢迎回家!

随着武汉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4月6日下午,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仁济医院、市一、市五、市七、杨中心470名主力队伍完满完成在雷神山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撤离返回上海。

2月19日下午,第八批援鄂医疗队513名队员抵达武汉,其中仁济医院派出156名队员。3月7日,仁济医院ECMO小组8人增援雷神山医院。仁济医疗队和全国医务工作者一起并肩作战,打赢了这场生命保卫战。

据悉,第八批援鄂医疗队负责C1、C2、C3、C4普通重症病房192张床位以及B区ICU病房31张床位。经过3天的准备、勘察、整改和验收,2月23日所有病区全部开放。4月2日,由仁济医院和市七混编负责C4病区关舱。4月5日,由仁济医院为主、其余医院混编的ICU病区关舱。截止4月4日,累计收治了326名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30名,重症123名,使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危重症患者。

在长达48天的战“疫”过程中,医疗队员们突破心理与生理的极限,与病毒抢时间、抢生命。在国人的眼中,他们是英雄,是最美逆行者;在雷神山医院,他们是患者眼中的天使。短暂却也漫长的48天里,有太多的感动和值得铭记的瞬间,今天,他们终于要回家了,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回家感言。

“广大医务人员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

作为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总领队,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不辱使命,带领队伍充分发挥上海医院精细化管理特色,把上海经验带到了雷神山。在回家之际,他说,“这次全国有四万三千余医疗队员奔赴湖北武汉抗疫,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次证明了广大医务人员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是能够打胜仗的。此外,我深刻感受到,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尽管我们撤离了武汉,但疫情防控工作还没有结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不能懈怠,不能麻痹。回到上海后,在继续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恢复日常的医疗生产。”

“我们做到了队伍零感染!”

傅小芳是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里年龄最大的专家,明年就要退休了。她是医疗队中专职的院感防控人员,“队伍零感染”,是他们存在的意义。她的心愿再普通不过,只有六个字:平安来,平安回。今天,她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她说,“出征武汉40多天,即将回沪,心里既充满欣喜和憧憬,但又有点不舍,大家一起共同奋战早已是‘自家人’了,每个队员身上都体现了爱、善良、无私、勇敢、坚毅的品质,都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此次抗疫经历对我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也是非常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们医疗队员在24小时内奔赴武汉一线,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救治患者,体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这次抗疫也把感控推到了幕前,凸显了感控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感控组此次出征的重要任务是确保每位医疗队员安全,非常感谢全体队员的信任和支持!非常感谢总领队张继东副院长对感控组工作支持!使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

阳阳杂货店关门大吉,将剩余物资送到更需要的地方

随着雷神山病区的关舱大吉和医疗队的撤离,在过去48天里为仁济医疗队提供了充分物资和全方位保障的“羊羊杂货店”也迎来了关门大吉。队员们曾感慨这里每天有领不完的物资,因为这里承载的是仁济大后方和社会各界满满的爱心和关心。据杂货店店主施阳介绍,经过盘点,店里还剩余了较多的生活物资,在武汉市江夏区住建局、雷神山医院江夏区工作专班等部门的协调下,在医疗队踏上归程之际,仁济医疗队将剩余的近320件(箱)物资全部捐给了武汉市江夏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江夏区反家暴庇护救助站、江夏区农村中心福利院、武昌区民康托养中心等机构,希望能够物尽其用,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在告别之际,施阳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武汉杂货店关门大吉,我们上海仁济见!”

ECMO团队给危重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3月7日,仁济医院ECMO团队出征武汉,他们的逆行,给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窗口,为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团队到达后的第五天,第一位需要ECMO抢救的病人出现了,经过170小时的精心治疗,这名病人顺利脱机。为了帮助病人渡过难关,王维俊在岗位上连续坚持了36个小时,团队的其他医护人员同样日夜守护。王维俊说,这段时间是做医生以来最纯粹的一段时间,过去的一个月无心念家,今天要回家了,想家的心情尤为迫切。“魔都的喧嚣,是最可爱的烟火气;生活的琐碎,是幸福的平凡;工作的辛劳,是最值得的付出。春天如期而至,雷神山医院的病区接二连三的撤空,更多的人可以回家了。特殊的经历,让我真正感悟到了家国情怀。有家真好!战友们,至亲们,我们一起回家。”

“脱下英雄的战袍,收拾行囊,回归平凡”

出发前在Tony理发店剃了卤蛋头的急诊科黄欢医生,曾和护理部副主任奚慧琴一起,护送雷神山医院感染二科ICU病房的首位出院患者离开。在即将告别武汉之际,坚持用细腻的笔触记录感悟的他,回想起这40多天的时光,觉得是自己作为一名医生,此生最珍贵、最值得回忆的经历之一。他说,“武汉人民是不幸的,但是他们的勇敢,真挚和感恩时刻给予我力量,让我坚持奋战与前行。还要感谢在雷神山医院一起战斗过的每一位战友,你们都是最棒的。即将脱下英雄的战袍,收拾行囊,回归平凡,但我还是一个急诊室医生,救死扶伤依然是我最大的幸福源泉。”

给你《勇气》,《等你》归来

李佳医生无疑是这段日子的新晋网红了。她接连作词的《勇气》和《等你》,温暖了这个冬天,感动了无数人。她说,“已经记不得是第几天了,只记得在这段日子里,我和仁济、市一、市七、市五、市六、杨中心的战友们,和武汉人民一起面对过的艰难时刻。这段悲壮的岁月,浸透了汗水和泪水,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爱,彰显了我们的情怀、勇气和才华。所以,在告别的感谢信里,我们说:汉水通衢接长江,辞君不觉有离伤。因为,我们已经爱上了武汉,爱上了坚强的武汉人民。我们听到故乡的召唤———《等你》归来。从此,上海与武汉,天涯共此时。”

用实际行动证明了“90后”堪当大任

在这场战“疫”中,90后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堪当大任。

田磊是急诊专科培训医师,兼任院团委委员,此次担任援鄂医疗队临时团支部书记。他是ICU病区首个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医生,并在第一时间建立病区医嘱模板。在援鄂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之际,他说自己的心情如春日风光一样美丽。“我很开心,能够与家人相聚,彼此不再牵挂;我很激动,迎来了武汉战疫胜利的尾声,见证了停摆的武汉逐渐复苏;我很自豪,因为祖国的举国之力和中华人民的团结互助让世界动容;我很笃定,此次战疫,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在仁济援鄂医疗队中,1997年出生的李依是年龄最小的,虽然只有23岁,也算是这次抗疫战线上的“老兵”。在武汉爆发疫情后,当仁济医院护理部召集人手支援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时,她第一时间请战,于小年夜那天进入了隔离病区,从春节开始到出征武汉,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没有休息过一天。李依说,“国难之际,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战疫情。援鄂任务即将结束,最令我动容的是每一位英雄的武汉人,你们坚强,你们勇敢,你们永怀一个感恩的心,你们都是最棒的。疫情终将驱散,只愿每一位可爱的你,健康平安,早日一家团圆。”

作为雷神山特殊婚礼的女主角,消化科护士周玲亿也是一名90后,在雷神山度过“蜜月期”的她,对于返程激动而又不舍,她说,“来到武汉,我们见识到了英雄之城的魅力,武汉人民的热情。这一个多月,有感动,有离别,也学到了很多。”而对于那场特别的婚礼,她说自己会铭记一生,“非常感动领导们的关心,让我们能以一个更饱满,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雷神山完成工作。我想,马上就要回到上海,也希望武汉的明天更美好,我们同饮长江水,共筑沪鄂情!”

雷神山医院入党,是值得一辈子骄傲的事情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8日,老年科护士潘晨卿和重症医学科护士戴倩等人在雷神山医院庄严宣誓。她们是仁济医院在前线入党的“抗疫战士”中的一员。在父母眼中还是孩子,在同事眼里还是小妹妹的潘晨卿,在危难来临时是最坚强最果敢的“逆行天使”,而她却从未觉得逆行援鄂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是光荣,是责任,是义不容辞!在雷神山ICU工作的这段时期,感受到了自身的力量,周围的温暖,还有强大的仁济精神!有凤来仪,不胜不归!”

在递交援鄂“请战书”时,戴倩刚刚结束援滇任务回到上海,便奔赴武汉。在前线,她第三次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火线入党了。她说,“出征到谢幕,短短40余天,惴惴不安的心情到依依不舍的心境,匆匆如流水。在这里有生死相搏的拉锯战、破晓透光的喜乐会、垂暮流连的践行宴……经历太多感动”。她切实感受到大灾大难面前英勇无畏的大爱精神,也领略到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深意。“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我们只不过为这座城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对于自己或是他人,相信经过抗疫战火洗礼与淬炼的人生,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你们的关注和鼓励,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那个因为穿着画了F1赛车防护服,而被自己最喜爱的赛车手KIMI在INS上点赞,上了热搜的胡佳红说,“在武汉工作的40多天,虽然有汗水和泪水,但能在最前沿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我感到十分自豪。每天穿着防护服进ICU,一穿就是几个小时,虽然很辛苦,但每次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病人,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护士有义务为他们拼尽全力。想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有这么多人在关注和鼓励我们,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48天,回忆满满,感恩相遇!”

肿瘤科护士季梦婷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说,“从雨水至清明,我在武汉战‘疫’的48天在两点一线的轨迹里悄然划过。每天的新闻告诉我,全国人民都在奋战;每天的数字告诉我,每个人的努力都值得。这段披坚执锐、逆行而战的特殊经历再次印证:这个自古多灾多难但永远不屈不挠的民族,终能取得这场防疫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穿过漫长严冬,终于迎来春意盎然。

辛苦了!164名仁济勇士!欢迎回家!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