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而精社区美术馆植入上海街巷
“记忆百货商店”的乐口福、热水瓶等唤起几代人的记忆。均本报记者蒋迪雯摄
愚园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马路之一,也是上海最有故事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之一。由刘海粟美术馆发起的“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致力于将艺术植入上海的街巷里弄,激发社区活力,首个案例就选址在愚园路上。近年来,市民身边的文化空间日渐兴起,它们有别于传统的社区文化馆,让美育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比书店、图书馆等阅读空间,美术馆有更多专业设计和思考。眼下,各种尝试正在大街小巷悄然进行。
居民把这里当做交流空间
粟上海社区美术馆藏在弄堂里,从外面看并没有醒目的标识。美术馆是愚园公共市集的一部分,楼下是茶米油盐各色店铺,充满烟火气。
上月,粟上海社区美术馆举行《致愚园路匠人》展览,将狭长的空间打造成老式弄堂,各色老式物件成为展品,弥漫着浓浓的怀旧气息。一对老夫妇专程从黄浦区赶来看展,在楼下吃顿弄堂小吃,再上到美术馆门口的“花砖邮局”喝杯咖啡,走走歇歇,可以消磨一下午的时光。“我们更喜欢看和自己生活经历有关的内容,希望我们的社区里也能有这样的美术馆。”大部分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也许没有机会去刘海粟美术馆观展,但会时常进粟上海社区美术馆转转。
这样的社区美术馆有别于传统美术馆“高大上”的学术性定位,它不是冰冷的艺术展示空间,而是希望通过艺术和互动的方式述说、传递有温度的社区历史和人文关怀。负责美术馆日常运营的上海创邑实业有限公司总裁方文介绍,粟上海社区美术馆不太会做当代艺术展览,也很少涉及传统的国画、油画,更多关注的是社区文化和社区生活。“艺术不是孤芳自赏高高在上,而应融入到生活中,我们希望通过泛艺术类的展陈让社区老百姓接触艺术,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能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
展厅角落里摆着一台老式手风琴,它是展览中的“不速之客”。有位老人看了展览后,想起家里有台十几年前用过的手风琴,便问工作人员能否作为展品加到展览里,这样的互动也是专业美术馆里很少能做到的。除了看展览,许多居民会把这里当做交流空间。美术馆每周都会举办主题活动,楼下的小裁缝来教居民做包,修手表的匠人来展示传统手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阿婆会跟年轻人分享她的故事。他们不是艺术家、学者,而是生活在这里的人。许多来看展览、参加活动的观众,也会从另一种视角来体验他们的生活。方文坦言,目前粟上海社区美术馆还不是一个标准的美术馆,而是更接近社区文化空间。“社区都有文化需求,但社区文化馆往往存在内容薄弱、空间利用不够丰富的问题,我们强调和居民互动,分享、交流街区情感,也调动更多年轻人来参与。他们都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才更有活力。”
把美术馆公教职能放到社区
为什么要做社区美术馆?社区枢纽站创始人王南溟曾担任过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他发现,有两类人很少在美术馆中见到:一类是老年人,另一类是居住地远离市中心的人。尽管美术馆一直在精心打造学术展览和学术讲座,展示最新最前沿的内容,但那时的他常常焦虑一场美术馆的公教活动能有多少观众。“美术馆活动都是公益性的,但我们只能通过微信推送,被动地等观众来赏光。明明是很好的活动,来的人却寥寥无几。”
美术馆越来越多、越造越大,却离艺术和观众远了。在王南溟看来,美术馆过大会带来高昂的运营成本,不利于学术的独立发展和青年艺术家的培养。“大美术馆往往做不了年轻艺术家的展览,因为年轻艺术家吸引力小,门票不好卖。为了维持运营,需要资本带来人流量,对它们来说,也许网红展才是首选,这也带来了一定的扭曲性。”他认为,不妨把大的拆成小的,让大展览变成各种高质量的小展览,在更多小而精、达到大美术馆标准的空间中逐渐呈现,这也正是他对社区美术馆的构思。
去年,社区枢纽站在马桥和吴泾打造了社区美术馆项目,结合今年的市民文化节活动,还将和宝山区政府合作,寻找合适的闲置空间改造社区美术馆。和以往的社区群众艺术馆不同,王南溟认为,社区美术馆应该符合美术馆的标准,所展示的内容也应该是引领性的,社区百姓也有了解艺术的需求。
比如抽象画看似和老年人的生活相去甚远,但他们也好奇什么样的抽象作品是好的、抽象艺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去年,王南溟将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的抽象绘画展带进社区,并在浦东的一个社区做了抽象艺术讲座,现场的老人听得特别认真,会用相机拍下每一张PPT,看到不熟悉的艺术家的名字,会立刻掏出手机检索。“那场讲座也颠覆了我的认知,不是老年人不需要当代艺术,他们只是没有去美术馆的意识,或者不方便去美术馆,当你把美术馆送到家门口时,他们是很乐意来亲近艺术的。”他认为,社区美术馆不能放低学术要求,要把美术馆里最好的东西拿给市民看、讲给市民听,市民文化需要提升,社区文化空间同样应往上走、更专业化。“社区美术馆其实是把专业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放大,直接进入社区,和市民近距离交流。活动要有学术含金量,美术馆的整个服务体系和专业体系都有自身要求。”
建立多元化美术馆生态
无论是贴近社区生活的弄堂美术馆,还是传统美术馆的社区“缩小版”,这些新的社区美术馆空间都为上海带来多元的文化生态,推动了美育在大众中的普及。
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应该鼓励多层次、多元化的美术馆生态发展。我们既要有大而全、国际级、国家级的美术馆,也要有和各个区及社区相匹配的小而精、有特色的美术馆。“让美术馆真正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建立多层次的美术馆生态体系十分必要。”她同时建议,为引导多元化的美术馆生态发展,美术馆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做出调整。以往人流量是美术馆重要的考核指标,但社区美术馆服务的是周边人群,不能样样都和中华艺术宫、上海博物馆对标。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鼓励美术馆错位发展的同时,也无需过度强调社区美术馆的空间概念,许多区级美术馆如徐汇艺术馆等,原本就有很强的社区属性,它们在加强美术馆和周边社区、居民的联动中,早已发挥了社区美术馆的作用。在另一方面,美术馆已不再以“殿堂”自居,而更强调亲民性,去年各级美术馆走出馆外、延伸到社区办展或者活动数量大幅上升,比如中华艺术宫在世博园区做巡展和活动,上海双年展的项目遍布城市各个空间,这些展览和活动进一步激发社区的互动,也是美术馆进入社区的一种方式。
(钟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