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变迁|陆家嘴:20余年,他用镜头记录金融城的诞生

2010年1月,姚建良用相机记录下了陆家嘴明珠环C形天桥接上缺口、变成O形的建设景象;同年4月,明珠环贯通;同年10月1日,明珠环迎来了启用后首个大客流日。2012年,姚建良调整了拍摄点位,以东方明珠为原点的浦东陆家嘴俯瞰图中,首次将原先不在他拍摄范围内的上海中心大厦收入镜头。

上海变迁|陆家嘴:20余年,他用镜头记录金融城的诞生

来源:澎湃新闻 2019-02-11 08: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上海变迁|陆家嘴:20余年,他用镜头记录金融城的诞生

编者按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迎来了再一次的出发。

2019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70年来,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澎湃新闻特此推出“上海变迁”系列报道,选取十处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以新旧照片为对比,带领读者了解地标故事,折射上海的时代变化,展望未来的无限美好。

陆家嘴同一地点不同年份对比图。 本文图片 姚建良

“国外建一座金融城要上百年,但陆家嘴用20余年时间,从沧海桑田变成了金融心脏。”尽管20多年过去,姚建良至今依然记得,1994年,自己在东方明珠塔拍下第一张陆家嘴俯瞰图时,心中有点忐忑。

1990年4月18日,浦东开发开放拉开序幕。学工程施工管理的姚建良,起意用工程建设原理来启动一项“摄影工程”。简单说,就是选好特定的位置,每年在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陆家嘴的变化,记录这里的成长。

1993年,姚建良登上了正在建设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开始寻找定点拍摄点。1994年,姚建良拿着海鸥牌胶卷相机,从当时已经落成但还未投入使用的东方明珠塔263米处,拍下了第一张陆家嘴俯瞰图。

“当时的小陆家嘴地区几乎没有一处高耸的建筑,全是低矮的房屋和青褐色顶棚,一眼望去如同紧贴地面的苔藓。我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国外建一座金融城要上百年,而我们按照规划,将用25年的时间将小陆家嘴打造成为一座国际金融城,真的是任重道远。”姚建良笑着回忆道。

  可浦东开发的速度出乎意料。

开发前,景致每年差不多。开发后,头一年看到的风景,第二年就不一样了,高楼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姚建良选了十余个定点跟踪拍摄点,其中拍得最多、最完整的是每年拍一张以东方明珠为原点的浦东陆家嘴俯瞰图,以及每年一张从和平饭店望去的浦东岸线图。而每一张照片背后,则映衬了陆家嘴的不断变迁。

1996年,陆家嘴中心绿地开工建设,姚建良追踪拍摄这片绿地成长的过程。短短11个月,10万平方米的旧房子变为平地,一片开阔葱绿的大草坪镶嵌进高高的楼宇间。

2010年1月,姚建良用相机记录下了陆家嘴明珠环C形天桥接上缺口、变成O形的建设景象;同年4月,明珠环贯通;同年10月1日,明珠环迎来了启用后首个大客流日。

2012年,姚建良调整了拍摄点位,以东方明珠为原点的浦东陆家嘴俯瞰图中,首次将原先不在他拍摄范围内的上海中心大厦收入镜头。

2015年,跟踪拍摄8年的上海中心主体落成。

每一张看似简单的照片后面,有为了最佳效果饿着肚子等一整天的,有趴在积水里的,有爬上顶棚的……25年间,姚建良拍摄了数万张陆家嘴高清照片。

“其实不是我拍得多好,是浦东开发步伐变快了,景观变得更美了,我只是直观地将它记录了下来而已。”姚建良说道。

(邹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