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两项重大成果同登《细胞》杂志

北京时间2019年1月25日凌晨,国际顶尖期刊《细胞》(Cell)同时发表了上海科技大学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分别是:上科大免疫化学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分枝杆菌关键药靶蛋白MmpL3以及“药靶─药物”复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揭示了创新药物杀死细菌的全新分子机制,为今后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上科大iHuman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大麻素受体CB2与新型拮抗剂复合物的三维精细结构,揭示了配体对受体的精细调控方式,为免疫调节类疾病、炎性神经痛、肿瘤等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结构理论基础。

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两项重大成果同登《细胞》杂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1-25 16: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北京时间2019年1月25日凌晨,国际顶尖期刊《细胞》(Cell)同时发表了上海科技大学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分别是:上科大免疫化学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分枝杆菌关键药靶蛋白MmpL3以及“药靶─药物”复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揭示了创新药物杀死细菌的全新分子机制,为今后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上科大iHuman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大麻素受体CB2与新型拮抗剂复合物的三维精细结构,揭示了配体对受体的精细调控方式,为免疫调节类疾病、炎性神经痛、肿瘤等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结构理论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篇重量级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上科大招收的首批硕博连读研究生。iHuman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潇婷同学认为,是上科大给予研究所丰富的科研资源、先进的指导模式及国际化的培养理念造就了自己。李潇婷提到一个细节,5年多前参加面试时,自己还只能用蹩脚的英语和创始所长Raymond Stevens对话。而现在,她已经能够自信、流利地在各类国际会议中向国内外学者讲解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上科大求学期间,李潇婷还曾得益于上科大为学生提供赴海外进行国际交流学习锻炼的机会:到瑞士光源参加技术培训、到美国波士顿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经常参与国际合作单位的联合组会……这些对她后来的成长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也为她今天取得的成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免疫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张兵则表示,衷心感谢学校提供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学习条件,特别是学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办学使命和宗旨,对坚定自己的科研道路起到了深刻影响。免化所作为国际化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凭借着优质的研究团队、先进的科研设备、完备的后勤保障和独特的管理模式,确保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高效率的科研转化不断涌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每年,学校举办的免疫化学国际生物论坛都会吸引来自国内和国际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的积极参与。

目前,上科大共有一届本科生、三届硕士研究生及一届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自2013年首批硕博连读研究生入学以来,截至2018年12月,398名硕博连读研究生共发表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607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等于10的期刊论文和顶会论文等高水平成果114篇。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