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绿色产能合作与产教融合国际研讨会在东华大学召开

纺织产业绿色产能合作与产教融合国际研讨会在东华大学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8 20: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3至5日,纺织产业绿色产能合作与产教融合国际研讨会在东华大学召开。该会议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世界贸易组织指导,东华大学与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南非等全球21个国家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出席。

(大会现场)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瑞士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弗兰克·范龙佩指出,全球纺织与服装产业链上有超过7500万工作者,他们是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纺织行业连接着全球的工厂与消费者,亟需向低碳化、数字化与技能驱动型生产转型。他指出,未来纺织行业的竞争力在于“绿色+数字+技能+”,并提出全球变革的六项倡议行动:增强本地增值、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提升教育培训、拓展绿色金融、推进循环经济与强化国际合作。

开幕式上,东华大学与摩洛哥纺织服装工业学院等共建海外卓越工程师学院并揭牌,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卓越工程教育平台,传播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经验。东华大学还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联合培养“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工程人才。

(海外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

多方共话纺织业绿色转型与产教融合创新路径

全球纺织服装业在工业增长、创造就业和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也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退化以及全球生产和消费模式转变带来的日益加剧的压力。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凸显了整个纺织价值链亟需更具韧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因此,加强绿色能力建设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引导该行业迈向低碳、创新驱动和包容的未来至关重要,同时确保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多边贸易体制在推动绿色产业转型和构建可持续纺织价值链中发挥关键作用。”世界贸易组织(WTO)高级顾问玛丽梅·法尔指出,中国正积极参与WTO贸易与环境议题的结构化讨论,并利用多边机制应对当前贸易挑战,不断推动全球纺织业实现更具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发展。

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南梁表示,产教融合的核心是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将生产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成果与产业创新,形成“以教促产、以产促教”的良性循环。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汪晓峰指出,在“双碳”目标下,纺织产业面临碳足迹核算、数字化赋能与绿色消费三大挑战与机遇,强调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生物基纤维、再生纤维、AI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突破,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产业链。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世界纺织大学联盟指导委员会闭门会议及多边对话,产教融合与产学研国际合作研讨会暨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年会和东华大学绿色纺织产学研融合成果展。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记者 王鑫)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