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科普大平台“上海健康播报”于近日举行第六期发布会,围绕孩子如何健康过暑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向公众传递健康科普知识。
暑假里,孩子在家时间增加,亲子相处时间多,家长如何利用好这个机会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博士黄翔对此来支招。他表示,对于低龄儿童,要用具体指令替代抽象要求。例如,不说“快收拾房间”,而是说:“把积木放进盒子里,小车停到玩具架。”而对于青春期孩子,他建议要尊重独立性,用提问引导思考。当孩子提出离谱想法,如暑假周游世界,家长可提问:“需要哪些准备?预算从哪来?”通过引导自主思考,既满足孩子的表达欲,又培养责任感。
黄翔也表示,暑假要给孩子适当的留白时间。大脑的创造力在集中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出现,每天保留30分钟“自由时间”,允许孩子自主安排,比如发呆、涂鸦,减少过度干预带来的对抗。
谈及假期中孩子的网瘾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金金分享了两个温和而有效的心理学策略,帮助孩子摆脱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一是用“替代满足”填补空虚感。孩子沉迷游戏,往往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乐趣或成就感。简单粗暴的禁止,不如用现实快乐,比如邀请同学来家中共玩桌游,或参与体育活动,来替代虚拟满足。二是化游戏热情为创造动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单纯的玩家转变为内容创作者,鼓励孩子写游戏攻略、拍游戏解说视频,学习基础的游戏编程。当游戏成为学习新技能或社交互动的途径时,孩子能更理性看待游戏,避免沉迷。
金金表示,戒除网瘾并非一蹴而就。家长与孩子携手制定目标,渐进式戒网,如每周递减10%的游戏时长,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以耐心引导自律,用陪伴守护成长。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