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周年!中非教育合作的海大力量

15周年!中非教育合作的海大力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5 10: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4月29日,上海海事大学与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联合举办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加纳班)十五周年座谈会在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举行。副校长殷明及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线上参会。赴加纳授课的学校教师刘鼎、杨金花和郑文家现场出席,与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海事研究学院院长纳纳·奥福索·博阿滕(Nana Ofosu-Boateng)博士、校方代表、校友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合作历程,总结办学成果,展望未来发展蓝图。

上海海事大学和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会场

 殷明代表学校致辞并回顾了两校合作渊源。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承办“非洲海事院校校长培训班”,与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建立联系;2010年,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中国交通运输部支持下,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获中国教育部批准,成为上海市首个由中国高校颁发本科文凭的海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模式为“2+1+1”模式,即学生在加纳学习两年后,大三年级来上海学习实习一年,再返回加纳学习一年毕业。2011年,学校派出首位教师赴加纳开展教学工作。2023年,双方再次续签合作协议并优化培养方案。 上海海事大学连续选派专业教师赴加纳授课,培养的346名毕业生覆盖加纳、尼日利亚、多哥等国,其中266人投身物流、贸易、中资企业及非洲教育领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落地的践行者和中非人文交流的纽带。

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海事研究学院院长、上海海事大学校友纳纳·奥福索·博阿滕(Nana Ofosu-Boateng)博士表示,作为上海海事大学博士毕业生,能够亲历并见证两校合作的发展,倍感荣幸。他指出,该项目不仅是国际化教育的生动实践,更为促进中非文化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助力中西非地区青年提升专业素养与国际竞争力。他勉励在校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充分做好深造准备,拓宽全球视野,同时期待两校深化科研合作,增进友谊。 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教务处处长琼斯·阿代·马福(Jones Addai-Marfo)回顾十五年发展历程。作为项目亲历者,他高度评价双方务实合作,特别感谢为项目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各方人员。他寄语青年学子把握机遇,在全球舞台绽放光彩。 学校赴加纳授课教师代表杨金花分享执教感悟,为能够参与项目深感荣幸,并感谢校方大力支持。同时勉励学生勤学精进,期待在上海再续师生情谊。 在读学生代表费丝·阿列·阿坦加(Faith Alieh Atanga)表示:“该项目是我求学旅程中极为宝贵的经历,期待赴上海海事大学深造,亲历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未来,双方将基于2023年续签协议,围绕四个方面深化合作发展。 聚焦前沿领域:深化数字化物流与绿色供应链等前沿领域的课程创新与联合研究。 拓宽实践平台:对接跨国企业实习资源和就业渠道,提升学生全球竞争力。 深化人文交流:通过语言培训、学生社团与校友网络,加强人文交流与情感纽带; 打造国际标杆:持续推进项目高质量发展,树立跨文化航运物流人才培养典范。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记者 王鑫)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