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难?脑科学发展大会有新探索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难?脑科学发展大会有新探索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3-06 14: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尿液、唾液在未来可能检查阿尔兹海默病?在近期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脑科学专家们给出答案。2023泰康-冬雷脑科学发展大会举行的帕金森/认知障碍高峰论坛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早诊策略正是主要议题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从一开始的记忆力下降,会逐渐发展到失忆、失语、失认、失用的痴呆状态,最终完全卧床昏迷。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与负担。由于目前阿尔兹海默病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的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就极其重要。如果以外周血、尿液、唾液等样本进行的阿尔兹海默病新型早期检测策略能够真正实现,好处不言而喻。

2022年6月,中国科协发布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早期诊断无症状期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主流的阿尔兹海默病诊断方式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ET)和脑脊液穿刺。但这两种方式并不适合早期诊断。PET成本昂贵且具有辐射性,而脑脊液穿刺属于侵入性较大的有创检查,为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楚。最前沿研究正在探索,用外周血、尿液甚至唾液等样本就能对阿尔兹海默病进行早期筛查,这样不仅检测样本获取方便,也减轻患者的创伤与不适感,是快速、非侵入性且成本低廉的早期检测策略。

本次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科研进展、标志物应用等领域提出了新的诊断思路与观点。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辉教授分享阿尔兹海默病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她系统介绍了阿尔兹海默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并讨论现有检验方式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检测等可能的应用前景。她指出,寻找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革新阿尔兹海默病早期诊断技术,将成为阿尔兹海默病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论坛还探讨了其他重要课题,涉及到了帕金森病性、阿尔兹海默病等多个领域。以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有着广大的患者群体。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突破五百万大关。2020年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则显示,中国约有1000万阿尔兹海默病患者。

这些脑疾病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痛苦,也在社会经济层面产生影响。2022年7月,我国正式开展了脑健康行动。该活动作为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一环,鼓励行业研究和验证脑健康筛查方法、生物标志物、数字疗法和防治药物等;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脑健康及相关脑疾病诊疗标准、临床路径和质控标准,提升相关脑疾病早期诊断率和治疗率。

冬雷脑科正是中国脑计划指导下的重要践行者。比如在数字疗法领域,冬雷脑科就研发了一项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小程序,以数字化智能技术与AI算法技术相结合,使得患者能够以数字化的方式防治认知障碍疾病,更好实现脑健康的全周期管理。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周文婷)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