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检察院牵头建立全市首个涉性侵害犯罪人员从业禁止执行监管机制

闵行检察院牵头建立全市首个涉性侵害犯罪人员从业禁止执行监管机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6-02 16: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备受关注的新增条款:第六十二条正是源自于闵行检察院2017年以来的探索和实践。

4年以来,在首创从业限制制度的基础上,闵行检察院不断深化实践,并于今年5月25日,在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牵头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共同召开“闵行区涉性侵害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工作推进会”,并会签《关于加强涉性侵害犯罪人员从业禁止执行的实施办法》,在全市首创对从业禁止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机制。

据闵行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程慧介绍,本次在全市首创的从业禁止执行机制相较于之前的从业限制制度,是一个从源头预防向精准预防的转变。

从业限制即《未保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在入职审查招录环节即从源头遏制犯罪,将预防关口前移。

从业禁止执行的法律依据来源于《刑法》第三十七条之一,即“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年。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

从业禁止执行制度是对于刑事判决执行的监管,是对于犯罪的精准预防。性侵违法犯罪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被判处从业禁止的人只是里面的其中一部分,从业限制制度中的入职审查只是对大范围的筛查,力求在就业环节剔除风险人群;而从业禁止执行即被告人直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后还被禁止从事相关工作的,是判决执行,其强制性更高。

闵行检察院通过联合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和区司法局,共同打造了集衔接配合、联合执行、双重监督于一体的从业禁止执行监管机制:一是畅通衔接配合机制,明确了从业禁止判决与执行通知书均需及时交付、送达给执行机关,即户籍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确保执行机关第一时间掌握从业禁止人员名单,同时依托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在该人员即将释放前,提前做好预案,确保从业禁止执行的无缝对接。二是创新联合执行模式,在执行主体上,参照社区矫正的工作模式,确立了由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为主,并吸收村居委干部,矫正社工等组成的监督考察小组,确保能多角度掌控对象的活动情况与行为表现;在执行方式上,通过开展从业禁止宣告、定期走访、审查用工合同与社保缴纳证明、训诫、心理评估等工作,形成多维度干预监督模式,同时增强对象服从判决的法律自觉性。三是强化双重监督模式,与现行从业限制机制紧密衔接,加强信息闭环反馈。目前,区检察院正在对全区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黑名单信息库进行升级,对于被法院判处从业禁止的人员将予以特别标注,确保教育、体育、文旅等主管单位在招聘环节能及时从系统比对中发现违反从业禁止期限的人员,除了不予录用,还能第一时间将线索移送给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作出相应处罚。检察机关将对从业禁止判决的执行落实情况开展同步监督,确保制度能真正落地见效。

闵行检察院近年来关于从业限制与从业禁止执行相关工作经验做法:

2017年

2017年8月,上海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启动了限制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工作的机制,通过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强化教师等特定行业入职审查,防止有涉性侵害前科劣迹人员进入与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触的行业,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潜在性侵害。

2018年

姚海嵩、王忆卿、顾昊等市人大代表联名提案推动“涉性侵害从业禁止”机制在全上海市推广。

2019年

2019年5月,上海市16家单位会签并出台了《关于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的意见》,健全完善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行业从业人员的招录和管理机制,加强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预防。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

2020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明确中小学校、幼儿园新招录教职员工前,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在授予申请人教师资格前,应当进行性侵违法犯罪信息查询,对具有性侵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不予录用或者不予认定教师资格。

2021年

源自于闵行检察院2017年以来的探索和实践的从业限制制度正式写入《未保法》第六十二条: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