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言科学的中国学派:“建党百年:世界眼光与全球话语”学术研讨会在上外举办

构建语言科学的中国学派:“建党百年:世界眼光与全球话语”学术研讨会在上外举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6-01 11: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29-30日,“建党百年与中国外语高等教育:世界眼光与全球话语”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国内来自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展开跨学科研讨。

“在回应时代之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外语教育一直相伴。”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在开幕式致辞中系统梳理了中国外语教育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轨迹并指出,外语教育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做出了历史贡献,为中国共产党探求革命救国道路、建设新中国、推进开放事业的直接路径。他强调,新发展阶段中国外语教育须把握新阶段、勇担新使命,扎根中国、不忘本来,超越学科边界之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世界眼光、吸收外来,超越东方、西方之争,学贯中外、胸怀天下;全球话语、面向未来,超越人文、工具之争,脚踏实地,守正创新,努力构建语言科学的中国学派,从向内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到向外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这是中国外语教育的新使命;从培养语言能力、学科能力到提升对外话语能力是中国外语教育的新任务、新机遇。

两天会期内,学者们围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世界眼光与外交话语”“世界眼光与国际政治话语”“共通传播——中国国际话语实践与理论反思”“世界眼光与文学话语”“世界眼光与对外话语翻译”与“建党百年与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历程”等七个主题开展研讨。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就关于“中共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与国际性问题”提出若干思考。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例,指出其创造性体现在将诸多国际准则融为一体;具有中国特色的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提出的方式是国与国联合声明,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的话语权。

上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讨论了国别外宣中共通传播的理论与实践,认为目前我国外宣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没人听”困境,还出现“逆向效果”,因此我国国际话语建设要提出基于中国场景的中国特色学理概念。共通传播的概念,旨在落地相互理解、形成共识为目的传播方式,传统和社交媒体以及国际传播人脉交流,以坦诚和开放态度,共同交流和沟通,并最大程度上来形成共识。郭可指出,确立全球传播共通性的目标将深化我国国别外宣大战略内涵、推动小策略的落地。

闭幕式上,各分论坛代表充分交流了研讨成果。上外副校长查明建在闭幕致辞中指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社科人应该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需求,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奉献智慧力量,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忘初心本色。

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外语教育的“国家队”,以传播思想为重任,提升全球话语能力,借助于数据科学、计算科学、脑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最前沿研究成果,在跨学科研究中探索语言规律,致力于构建语言科学的中国学派。(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