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化分类评价改革 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上海深化分类评价改革 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2-04 15:4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04 15: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上海顺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强高等教育统筹,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实施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并于2018年在全国较早开展了高校分类评价工作。

经过5年多的努力,上海各安其位的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已经构建形成、各显所长的高校分类评价模式已初步健全,有效促进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目前,上海已构建了完备的高校分类管理评价制度体系。2018年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校分类管理评价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对高校分类管理评价进行了系统设计,特别是对分类评价结果的运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分类管理评价体系对上海全部62所普通高校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推动上海高校实现从“一列纵队”向“四列纵队”发展。其中“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应用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为重点,“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培养专门知识和技术应用人才为主体,“应用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操作性专业技能人才。按照主干学科门类(本科与研究生)或主干专业大类(专科)建设情况,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个类别。

目前学术研究型高校有13所,应用研究型高校有10所,应用技术型高校有17所,应用技能型高校有22所。学校定位一旦确定,需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十三五”时期,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已初步构建完成,并取得良好成效。“十四五”期间,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坚持“破唯”“增维”,强化特色评价,增强与教育部学科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其他评价体系的衔接。进一步拓展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探索拓展应用于招生计划、人事编制、部分重大专项投入等领域,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整改跟踪,深化问责机制,切实增强评价的权威性。

 (图为同济大学建设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表示,同济大学按照分类评价有关要求,认真研究分类评价中学术研究型大学相关内涵与特征,积极探索符合国家与区域需求、适合学校自身的发展道路。

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2018年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与发展定位。并按照上海市分类评价有关要求,逐一对照分类评价中各类指标的内涵与价值导向要求,认真落实,并与学校的一流大学建设紧密结合,以创新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同济大学将进一步深入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着眼于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学校将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包括分类评价在内的各项评价改革,培养一流的人才,实现一流的创新,作出一流的贡献,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伍江表示。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院长叶银忠表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自2016年合并组建以来,在基本完成学校合并融合任务后,即全力聚焦内涵式发展。其间恰逢上海实施高校分类评价,从一年试运行到两年正式实施,指标体系不断优化,评价方式不断改进,对我校形成了良性和积极的评价导向。三年来,学校综合办学实力逐年提升,分类评价结果逐年进步,今年继续保持在应用技能型高校第一梯队,与上年相比进步显著。

叶银忠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准确把握了分类评价的精髓是引导学校明确办学定位,走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路。因此,学校持续深入探索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以分类评价助力“夯基础、补短板、强队伍、扬特色、促发展”。”

据悉,学校还注重把上海分类评价要求与“国家职教20条”、教育部等九部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和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重要改革发展文件相对照,与标杆院校关键指标相对接,放眼全国职业教育大局,放大分类评价对学校办学的导向作用。

接下来,学校将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落实职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的导向化成更大的办学效能。(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