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 这一生活“新时尚”将走进千家万户

试点小区来支招——踏踏实实用笨办法人海战术“不原始”  家住中华别墅小区的栾竹君阿姨正在分类投放垃圾。试点小区来支招——踏踏实实用笨办法人海战术“不原始”  家住中华别墅小区的栾竹君阿姨正在分类投放垃圾。

上海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 这一生活“新时尚”将走进千家万户

来源: 解放日报
2019-02-21 04: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三年投资200亿元,重点聚焦末端处置能力提升

三年投资200亿元,重点聚焦末端处置能力提升

  干垃圾车到达生活固废集装转运徐浦基地,将垃圾倒入“打包槽”。

去年,上海发布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体系。今年春节前,上海市人代会表决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被正式纳入法治框架。

垃圾分类这一生活“新时尚”即将走进上海千家万户。从源头投放、中端运输,到末端处置,垃圾分类是一根长长的链条,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至关重要。

改造投放点,让其更有“魅力”

闵行区马桥镇的夏朵小城是拥有3000多户居民的大型社区,2018年底才启动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短短两个多月,居民湿垃圾一次投放正确率已超过许多更早启动定时定点的小区。

这要归功于社区内10多个湿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居民投放垃圾后,先称重,分拣出混在其中的可回收物和干垃圾,再称重一次。后一次称重除以前一次,得到湿垃圾的纯度。这个纯度作为居民的成绩记录,成绩越好,获得激励越多。

“全程分类,社区是最重要的第一环。以前很多居民提不起兴趣,因为社区生活垃圾设施、制度不健全。”参与夏朵小城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三方,兴冬环保的副总经理肖晗坦言,如果小区连基本的四分类垃圾桶都不配置,垃圾箱房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怎么指望居民对垃圾分类产生好感?

如今,许多社区正像夏朵小城家园一样,在提升改造家门口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截至去年底,上海已规范改造9000余座分类垃圾箱房和分类投放点,更新和改造的目的,是让这些收集垃圾的载体更有魅力,也能发挥宣传和引导分类投放的作用。

专车专收专运,不“白忙活”

早晨,徐汇区汇东小区的垃圾箱房前,陈秀芳熟练地踩住门下方的踏板,打开门上方“窗户”,解开垃圾袋,把菜皮倒进湿垃圾桶;再挪到左边,踩开另一扇“窗户”,把剩下的垃圾袋扔进干垃圾桶。

短短10分钟后,一辆蓝白色相间的干垃圾车驶入小区,背对垃圾箱房停下,分6次将小区一天积累下来的12桶干垃圾倾倒完毕;干垃圾车驶离后,一辆灰黄相间的湿垃圾车也背对着垃圾箱房驶入小区,“吃”下两桶湿垃圾。

在上海绿化市容部门的调研中,许多市民将小区垃圾混装混运视为最打击他们分类积极性的“罪魁祸首”。对此,上海从规范收运车辆入手。截至去年底,上海已规范配置湿垃圾收运车767辆、干垃圾收运车3000辆、有害垃圾收运车15辆,全部实行指定种类垃圾的专车专运。

除了清运车要转型,上海两大生活垃圾的集散地——徐浦转运码头、蕰藻浜转运码头也为实现分类转运进行改造。

记者在生活固废集装转运徐浦基地看到,一辆辆垃圾清运车正有序排队上桥,来到四五层楼高的卸料区,轮流将垃圾卸到身后的竖式“漏斗”。车辆驶离后,“漏斗”上部的重锤向下一次次施力,将垃圾压入“漏斗”下部的集装箱内。

徐浦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均数千吨的生活垃圾在这里被分类打包,送入不同的集装箱,通过水路运到老港基地。改造的目的,是将原来横卧的数个卸料槽全部改成竖式“漏斗”,通过节约空间,腾出14个“漏斗”。“漏斗”数量多了,能够分配用于打包不同种类垃圾的空间就大了,打包效率也高了。将来,该基地日均可打包干湿垃圾6000多吨。

和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有所不同,可回收物目前主要通过“两网融合”设施回收。目前,上海已建设约3000个“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和100余个中转站,为相关服务区域居民的可回收物交投提供便利。上海现在“两网融合”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量达1100吨/日,随着源头分类的日益精细,主管部门预计未来上海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量可增至四五千吨/日。

两三年,补足干湿处置“短板”

源头分出来了,中端也专类专收专运了,末端呢?

16时45分,经过5个多小时的水路,“沪环运货6002号”集运船靠泊在老港固废处置基地的东码头,船上是总重近600吨的几十只集装箱,里面装着徐浦转运码头打包好的生活垃圾。没多久,集装箱被吊机逐个吊到运输车上,分别送去焚烧发电或填埋。老港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该基地每天处置的生活垃圾超1万吨。

不过,这样的分类处置能力,还无法彻底满足“全程分类”的精细化要求。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相比生活垃圾的收运中端,末端处置设施建设的进度仍相对滞后,各类生活垃圾中,湿垃圾面临的挑战较大:一方面因为目前湿垃圾集中处置较难,存在市区处置能力紧张而部分郊区处置能力富余,且彼此间受制于邻避效应、成本等原因而不能周转;另一方面,目前湿垃圾处置后得到的产品出路很狭窄。

为此,上海正全力以赴。据不完全测算,上海用于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的投资约在200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投资聚焦末端处置能力的提升。

根据计划,上海去年新、扩建5座湿垃圾处理设施,另有3座设施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干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计划新、扩建的7座干垃圾处理设施力争今年上半年全部开工。此外,上海还计划建设1座设计能力5000吨/日的综合填埋场,以满足生活垃圾处理后各类无法利用残渣的处理需求。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上海湿垃圾和干垃圾的日处置能力已基本能匹配源头每天的产生量。”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表示,目前上海日均生活垃圾清运量在2.6万吨至2.7万吨左右,其中约4400多吨为湿垃圾,2.3万多吨为干垃圾,但未来各类生活垃圾的变量还存在不确定性,末端处置能力要与时俱进。根据相对科学的测算,上海要在“十三五”末形成7000吨/日的湿垃圾处理能力,力争2021年前后形成2.8万吨/日以上的干垃圾焚烧处理能力。

1 2 3 4 5 下一页   >>|

(陈玺撼 舒抒 王海燕)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