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上海交大举行 “一带一路”大学校长领导力研修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1-02 16:09:14

在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到来之际,秉承“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精神,11月2日至11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以“‘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实践与展望”为主题,召开2018“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论坛暨“一带一路”大学领导力研修班,打造包容开放、合作互惠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平台,让“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共享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果,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开放、交流与融合,拓展合作空间与契机,贡献交大力量。

上海市科委以及清迈大学、玛希隆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莫斯科航空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等13余所外方大学及组织参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大学等国内近10所大学及单位参会。

“秉持‘开放、合作、共享和共赢’的宗旨,过去一年,上海交通大学多项‘一带一路’跨国对接合作项目和行动计划不断落实,高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益和品牌影响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前。本次论坛以 ‘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实践与展望为主题,旨在就政策及实践经验等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希望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强化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服务功能,打造特色区域及专业合作平台、分中心,推动与“一带一路高校”在科技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与技术转移、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共性技术与重点合作研究、建设科创智库等方面发挥更多优势,更好地发挥资源叠加效应。”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表示。

开罗大学校长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则介绍了开罗大学的2020战略目标、创新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要性,以及科技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他同时还分享了不同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开罗大学在制定学校创新政策时的经验,并阐述了埃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处的有利地位和发挥的积极作用,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太空科学、渔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汽车制造、石油等各领域的广泛合作印证了创新政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高校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大学校长是大学治理不容忽视的力量。为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深入了解,持续更好地与“一带一路”高校展开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论坛期间,上海交通大学推出“一带一路”大学领导力研修班,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在大学治理、学科发展规划、国际化办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与“一带一路”大学校长共同探讨在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如何在秉承大学自身教育理念的同时开展教育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合作奋进。首期研修班为期两天,主要面向来自13所一带一路沿线高校的院长及以上级别学校领导成员。

在研修班专题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围绕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与国际化办学方面的相关做法做报告。徐学敏介绍说,上海交通大学将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落实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实施荣誉计划和大类平台,夯实学生的数理化与多学科基础、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跨界思维能力,营造各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学术志趣。徐学敏表示,国际化是中国研究型大学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之一,面对“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上海交通大学将继续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科研,持续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师资,也希望能够和“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加强合作,推动双方高等教育融合发展。

自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上海交大招收沿线国家生源的优秀学生数量稳步上升(其中研究生“一带一路”生源国学生数持续增长至目前在校生1278人,本科生人数基本稳定在1000-1200人)。在“一带一路”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背景下,上海交大与莫斯科航空学院深入合作,双方通过高层互访、远程会议等沟通交流,达成了广泛的教育共识与合作意向,成立了中俄联合研究院,在此框架下开展双学士学位项目、双硕士学位项目,并建立联合科研中心。

为充分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教育合作,交大还积极参与哈萨克斯坦国际化人才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哈国际计划中心签署协议,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奖学金(BOLASHAK Scholarship)框架协议下,支持优秀的哈萨克斯坦学生来交大深造。2018年11月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与开罗大学文学院签署双学士学位和双硕士学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联合培养中国语言文学及商务汉语领域的学士及硕士人才。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