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己泽人,缔造未来——访上海宋庆龄学校国际部小学副校长陈马克

来源:上海友协微信公号
2018-09-13 10:16:52
分享

润己泽人,缔造未来——访上海宋庆龄学校国际部小学副校长陈马克
陈马克给孩子们上课

“润己泽人,缔造未来”,以此为训的宋庆龄学校,坐落在上海西侧的青浦赵巷。

八月末的校园,尚未被孩子们的活泼嬉闹所填满,青青绿草,高矮灌木,环绕着错落林立的红白间色小楼,静谧却不冷清,处处透着温和的气息。而教学楼里面的景象则确实要热闹得多。明天,一年级的新生就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来到这里,小学部的老师们必须抓紧做好最后的迎接准备。

他们或认真细致地装饰着教室,清点确认迎新需要的课本教具,或围坐在小会议室,热切讨论教学计划。阳光从窗外满满当当地洒进来,像这新学期一般令人充满希望与期待。而这些老师之中,有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着白衬衫的老外,认真倾听大家的讨论,时不时提出一点想法。室内空调虽凉,他的额角却不一会儿就沁出汗珠来。他就是此次2018年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之一陈马克(Mark David),宋庆龄学校外籍教师,亦是新任的国际部小学副校长。相对于他的任职,作为新上海人,他可不新了,他在沪工作生活前后已经12年,与上海的缘分不可谓浅。

润己泽人,缔造未来——访上海宋庆龄学校国际部小学副校长陈马克
陈马克与同事们交流

结缘上海:人不冒险枉少年

2004年,一个为期六周的中国访学项目让马克与上海结了缘,而那次旅行,用他自己的话说,如同一次都市大冒险。

马克的家乡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罗克福德(Rockford),小镇的生活简单平和,鲜少变化,人也不多,毗邻小镇的城市人口也不过刚刚超过20万。但马克从小就“不安分”,儿时天马行空地想要成为宇航员徜徉在各个星球,长大后则怀着满心好奇想要走出去看一看。

当他得知学校有海外访学项目可以去往中国上海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不曾想,这个决定竟带给他这么多的震撼与惊喜。马克表示他永远忘不了第一天抵达上海的情景。大巴载着他和同伴们在高架上疾驶,窗外华灯初上,高楼林立,这一切与家乡太不一样了。短短六周,马克在学校里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初探中国历史文化,讨论时观点碰撞却又妙趣横生;课后,大家一起穿梭在上海的街头巷尾,明明只能看图说话,却乐此不疲地走进各式中餐馆,期待着每一次或美味、或特别的味蕾刺激。

在上海的每一天都是新的,而这份“新”绝不仅仅是一份区别于家乡的新鲜感,更来源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兼收并蓄。马克在这里似乎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可能,短短六周的访学决然不够尽兴,他当下就决定一定要回来。只不过,那时的他还没有预想到,他重回上海,一待就是十几年。

润己泽人,缔造未来——访上海宋庆龄学校国际部小学副校长陈马克
陈马克在科学课上与学生一起观察电鳐等水生物

续缘上海:授业解惑承师恩

在获得哲学学士学位后,马克回到上海继续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中文,并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选择教育作为职业,对马克而言并不是偶然。马克曾多次提及,在小学和高中时曾遇到两位恩师,他们将每个学生都视为独立的个体,换位思考理解彼此的想法,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

宋庆龄曾说过:“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在马克眼中,永葆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热情便是老师最应该传授给学生的东西。他提到,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莫过于看到孩子们提出某个问题,几年之后他们仍沉浸于探索和解决它,哪怕只取得一点点进展。

为此,马克创办年度“科技节”,鼓励孩子们用开放的眼睛看世界,用质疑的精神思考问题,对于每一个如“小蝌蚪在蜕变成青蛙的过程中为什么是先长后腿?”“减少环境污染学生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都鼓励学生科学提出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小心求证。他相信“所有的创新都源自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奇思妙想,就是为又一次创新提供了可能。”通过投身于教育事业,马克以传承的方式回馈恩师曾经的教导,更将这样的理念去感染更多人。

2018年是马克在宋庆龄学校任教的第十年。能在这里安心耕耘这么久,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多元、开放、包容的理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探讨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已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如费孝通先生所总结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亦已广为流传。然而,如何在现实中落实则是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

宋庆龄学校坚持国际化,拥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英语系国家的外籍教师50多位,占学校教师总数的40%以上。校长封莉蓉老师说:“对任何一位老师的尊重是学校最基本的素养。”在这里,中外老师联合教学,外籍老师相对侧重课程知识传授,中方老师侧重德育人格培养。但老师们以年级为单位,常常聚在一起讨论,有时针对同一主题从多个角度规划教育计划,有时则温故知新,一旦有新老师加入或新点子出现就会以全新的经验、视角来改进已有课程。这也是最最打动马克的地方。

马克认为,用孰优孰劣去做出评价是一种太过于粗浅的方式,而教育真正应该做到的就是让学生们曝露在多元的异见中,博采众长,并在这基础上拥有自己的理解与创新。比如,出于对中国文化及汉语的热爱,马克将“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等著名故事编写成小短剧,指导国际部其他外教老师与学生在校内进行演出,丰富与加强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接触互动。在宋庆龄学校,他看到了自己理想中教育的样子,不同文化在此并行,且中外师生合力去维持这种教育氛围的动态平衡。已经走过的十年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马克希望他自己,也包括他的孩子,能够继续在这里享受教育与学习的乐趣。

缘牵上海:一杯奶茶,两地为家

生活中的马克是一个阳光、可爱的“大男孩”。2007年,爱喝奶茶的马克因为每天准时到附近的奶茶店报到结识了在一旁商店供职的妻子,成为了一个“温州女婿”,现在两人也有了一个活泼聪明的儿子。在上海成家立业的马克变得更加温和亲切。

他依然是那个爱玩游戏、喜欢钻研新科技的“技术男”。只不过过去的他因为家里有三个姐妹而常常选择一个人抱着游戏机,现在则是陪伴好家人后临睡前放松一下,并将自己对于技术的擅长与理解合理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当技术高速迭代发展、信息爆炸不可避免,马克相信教育的作用决不是隔绝,而是让孩子们在技术中保持舒适和安全。马克在小学部开设IT课程,结合网络及ipad等软硬件设施设备,教会孩子们掌握基础技术,并基于自己的创造力来运用技术进行创新,让科技变得更有温度、更有童趣。

他依然是那个富有爱心、心系远方的“探险家”。只不过过去的他一个人背上行囊寻找远方,现在则是落地生根,将曾经的远方变成自己的家,并把爱心传递给远方的更多人。他有时和妻儿一起回密歇根探亲,但一旦学校有什么事,他就会立马赶回上海。不仅如此,怀揣对大学时访学项目的感激,从2007年起,10多年来,马克和妻子每年都接待来自美国密歇根州大峡谷州立大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到上海交流的学生们,志愿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向他们介绍上海的历史与发展,积极推荐好吃好玩的地方。

马克说过:“上海和密歇根都是我的家,而我愿意向任何人展示上海,愿意让更多人来了解她,发现她的美好。”这份十几年如一日的爱心令人感动。此外,他还结合学校课程,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比如2016年3月,协同组织师生一起通过做家务的形式每人挣60元,并采购组装太阳能手电筒228只,运送到非洲乌干达Kampala 地区的Katwe Martyrs’小学的学生手中,帮助解决那里的孩子因没有电而产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

宋庆龄学校的教育愿景是办“学生情怀、中国情结、国际视野”的世界一流名校。而用这评价马克却也一点都不为过。他的“世界公民”意识使其拥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带领学生一起探求未来世界,搭建更多缘分的桥梁。白玉兰纪念奖既是一份肯定和荣誉,更是一份对未来的鼓励和希冀。

正如马克所言,如果可以,他愿意在学校继续工作十年,甚至更长,愿意陪伴一届一届的宋校孩子成长,一起见证学校的发展与中国的繁荣,一起见证中美友谊的久远绵长。

作者:唐昕宁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