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上海新闻

上海连日高温:120每天出车1200次 老年心血管疾病增加

作者:陈里予 来源:解放网
2018-08-03 04:09:15
分享

上海连日高温:120每天出车1200次 老年心血管疾病增加

昨天十点,宜山路上的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内一片繁忙。二楼的调度指挥大厅里,19条120急救热线都在忙碌:因摔倒而骨折的老太、不开空调而胸闷的老先生、心梗而倒在路边的年轻人……

上海连日高温,“生命守护神”120也忙翻了,进入急救呼叫最高峰。市120急救中心透露:近期,每天出车达到1200车次,比平时增加11%!和往年相比,中暑减少,老年心血管疾病,车祸外伤大幅增加。

“这一年120出车反应时间提速2分钟,现在出车已经降至12-13分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并居国内领先水平。”上海市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说,120急救分站扩容,急救人员大增,“962120”康复专线分流,让120急救大幅提速。

日接8000-10000个电话

在调度指挥大厅里,大屏幕上正显现一条刚刚调度出去的救护车急救信息:“10:16:43秒,急救车任务地点:中潭路;送往地点:市一医院。工作状态:驶向现场……”急救调度人员说,刚接报一位疑似心梗病人急需救治,一分钟内了解基本信息后,一分钟调配周边最近的待命救护车。大屏幕的另一侧,实时显现着奔跑在大街小巷多辆救护车状态:瑞金站的救护车载人送院;普陀站的救护车途中待命;临空战的救护车正在医院交接………记者看到,接听员的分工不同,19个席位处理着最为紧急的急救。还有5名工作人员坐在“962120”专用席位上。自从开通康复专线后,这5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预约出院运送、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转运调配。

因为申城连续高温,急救中心一天接到8000-10000个急救电话,经过筛选,平均每天出车车次达到1200车次,呼叫最高峰集中在早上七点到九点半。调度中心负责人邵贇说,根据120初步统计,中风、车祸、心梗疾病排在救护车呼叫原因前几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120和110建立联动平台。110接警一旦涉及到医疗急救都会实时向120发送任务单。120有专人确认如果确实需要救护车,在确认地址后就会第一时间生成任务单,派出救护车。

生命通道平均提速2分钟

每当听到救护车的鸣笛声,就好像看到了生的希望。让救护车快些再快些到,上海120下了苦功。虽然现在是高温急救最高峰,但是平均急救反应速度正在提速!

“这一年上海生命通道平均提速了两分钟!”朱勤忠介绍,2018年上半年全市出车40.3万车次,救治36.5万人次。在上海目前的交通状况下,为了这两分钟非常不易,“目前上海拥有急救分站157个,平均每两个街道(乡镇)就设有一个,院前急救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正向3.5公里半径服务圈和3万人一辆救护车配备标准的规划目标推进。

更主要的是,原本占用大量急救资源的康复转运病人开始使用市医疗急救中心新近开通的“962120”康复出院专线。“962120”开通至今3个多月,业务高峰期预约率已超75%,预约服务已覆盖11个区。朱勤忠透露,康复出院热线的分流让急救热线通畅起来,真正留给了需要急救的病人呼叫。最新数据显示,康复出院专线开通后,120急救热线里“转院送回家”呼叫量从18%至20%几乎降为零,急救需求得到更有效保障。

一线急救员流失得到遏制

有急救车无更多的急救人员,一度也是120的尴尬。据悉,今年高峰期中心城区120可以开足马力让300辆救护车奔跑起来,也归功于急救人员的大幅增加。“一线急救医师待遇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人员不足与流失严重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朱勤忠坦言,全市现有院前急救医务人员910人,比两年前增加了近50%。其中,有109名医生是今年7月新入职的“新鲜血液”,他们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毕业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上海定向培养的急救医生。目前已连续三年、近200名毕业的定向培养医生进入急救体系工作,成为补充本市急救医生队伍的稳定来源。人员队伍的稳定与壮大,保证了院前急救“战斗力”的不断提升与服务质量的优化。

120急救车急救装备也在升级。通过近2年对市政府“1+5”配套文件的推进,完成了新型急救用车的更新换代,全市逐年按计划增配高性能底盘救护车,目前已达到45%。昨天记者在急救中心看到,目前很多急救车上新增了自动心肺复苏仪和楼梯担架,升级了监护除颤仪、呼吸机、可视喉镜和多功能急救包等设施设备。

市医疗急救中心表示,至2020年,本市将建成一个平面急救站点布局完善、立体急救门类齐全、硬件配置国内领先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一支与特大型城市运行保障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院前急救队伍;形成市与区一体化、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日常急救与应急救援一体化、陆上与水面空中急救一体化的院前急救管理和服务模式,全面提升院前急救体系对群众生命安全和城市公共安全的服务能级和保障能力。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