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早的白鳍豚完整骨骼标本,该标本1910年被采集于长江 高尔强(摄)
1924年采集于云南西南部的金猫 高尔强(摄)
大熊猫头骨后是大熊猫标本 高尔强(摄)
中国最早的兽类标本——采集于1871年的金钱豹 高尔强(摄)
1927年,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从之后因战争而遗失的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上复制的原模 高尔强(摄)
1920年在福建采集的金猫 高尔强(摄)
大熊猫的发现者阿尔芒·戴维德神父于1870年在四川境内采集并制作的川匀点尺蛾标本 高尔强(摄)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兽面纹鼎,亚洲文会旧藏,如今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高尔强(摄)
由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的“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特展于2018年7月17日至10月21日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免费展出。
此次展览展出了原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旧藏的自然史和人类学、考古学、艺术类藏品及相关展品共百余件,将科学、文化、艺术和历史相融合,探寻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发展,挖掘上海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