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本网专稿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25 17:25:02
分享

6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华日本学会主办,中国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承办的“推动构筑新型国家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日本原首相福田康夫出席会议并在特别纪念演讲中发表了对亚洲未来的思考。在讲话中,福田康夫回顾了日中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历程。他在《思考亚洲的未来》的演讲中指出,当今流动化的世界已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节点。今天东亚已经和欧美并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形成的重要支柱,一个可以引领世界经济、世界秩序的时代已经开始。日中关系也进入了“共创”时代。我们应该互相认识到彼此的优势和弱势,取长补短。中日韩、东盟等东亚国家共赢、共创、共融。在此基础上,互通有无,共同合作,实现更高的目标。

福田康夫认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对于东亚的稳定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指针性的项目。不威胁任何国家,永远不称霸、不扩张,是基于公平、正义的互惠合作新型国际关系的构筑,他表示对此深信不疑。

中国社科院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以《重温条约精神,共担时代使命,推动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40年前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如同中日邦交正常化一样,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又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两国邦交正常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日缔约前后也是一波三折,双方老一辈领导人和政治家为缔约成功可谓呕心沥血。纪念中日缔约40周年,首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温条约精神,推动中日关系重返正轨,为中日关系再起航增加精神动力。加强中日友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互利合作,是和平友好条约的精神实质所在。中日关系40年来之所以能够长足发展,正是因为中日两国一直坚守和平、友好、合作的战略大方向,因为两国政府和人民在互利合作上常年坚持不懈、扎扎实实的努力。

王伟光指出,我们要珍惜中日关系40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些成就非一朝一夕所得,是中日两国政治家在付出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的基础上积跬步所得,是中日两国人民长期艰苦的努力前提下积小流而成;同时,我们要警醒,“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两国关系的曲折历程证明了这一点。纪念中日缔约40周年,需要中日双方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认清世界发展的大方向,共同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唯有此,中日关系才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日大使徐敦信在以《重温初心,继续迈进》为题的演讲中指出中日缔约的意义:条约确认《中日联合声明》是两国和平友好关系的基础,声明的各项原则应予严格遵守;中日缔约是迄今两国关系的政治总结,同时也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意味着中日不仅要结束过去,还要共同开辟世代友好的未来;中日双方承诺不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谋求霸权的企图,既是郑重的自我约束,又有利于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开启了高层互访的大门,为两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徐敦信强调,我们今天为两国关系的积极改善感到高兴,同时也希望双方继续相向而行,防止反复周折,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中日关系现在雨过天晴,如何顺应民意,让“雨后地更坚”这句日本朋友常说的谚语变为现实,希望中日双方切实践行:牢记初衷,恪守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精神,信守迄今达成的共识,登高望远,牢牢把握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继续加强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珍惜人员交往大发展的机遇,多做增信释疑和心灵沟通工作,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增添正能量;履行时代责任,共同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日应群策群力,在实现两国关系重返正轨的基础上不断向前迈进。

在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武寅,日本山口大学前副校长纐纈厚,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川岛真,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吴寄南等中日专家学者分别发表了演讲。

此次研讨会以“推动构筑新型国家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重温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历史及精神,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深入探讨改善发展两国关系的新举措,为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并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建言献策。中日双方友好人士、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出席会议期间,福田康夫还访问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