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滚动新闻

诺奖得主维特里希加盟上科大 让中国科学家站上“巨人的肩膀”

作者:裘雯涵 来源:解放日报
2018-04-23 05:08:51
分享

原标题:诺奖得主维特里希加盟上科大,摘得上海国际科技合作奖 让中国科学家站上“巨人的肩膀”

日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来自瑞士的库尔特·赫尔曼·维特里希在上海科技奖励大会上,被授予了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他从2013年起在上海科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在上海张江创建了学校首个核磁共振实验室。

如今,这位结构生物学核磁共振技术领域的先驱,正在将一部分研究重心转移至上海。记者了解到,4月2日他已获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拿到这张“中国绿卡”后,他将更频繁地出现在上科大的实验室中。

受邀成为上科大特聘教授

“在结构生物学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国际上领先的地位。中国引进核磁共振技术较晚,不过也因此更加大有所为。”维特里希说。目前上科大已经配备了三台高场核磁共振波谱仪,他将与课题组和合作者们开展更多的科研工作。

“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认识库尔特了,那时他已经活跃在蛋白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最前沿。”上科大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雷蒙德·查尔斯·史蒂文斯告诉记者。为了解决生物和生物医学方面的难题,结构生物学家研究的一项重点是如何解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蛋白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要“看”到生物大分子原子水平上的结构,当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史蒂文斯研究的单晶X射线衍射,另一种则是核磁共振技术。核磁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唯一可以确定水溶液状态下的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因而也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在接近生理条件下的动态性质的最佳方法。

为什么说维特里希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据了解,早在1977年,维特里希就首次将二维核磁共振的方法用于生物高分子,研究氨基酸和牛胰胰蛋白酶抑制剂。此后他致力于开发和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液体核磁共振技术。2002年,他也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3年3月,维特里希受邀成为iHuman研究所第一位特聘教授。来到学校后,他创建了上科大首个核磁共振实验室,组建了由他领衔的课题组和核磁共振研究团队。目前,他与多个上科大课题组与国内实验室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做最具挑战性的科研课题

“早在1983年4月,我和妻子就来到中国,与当时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的中国代表进行了会面。”维特里希教授回忆道。当时,他正担任联合会的秘书长,在他和妻子的努力下,中国成功加入联合会,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加入具有极高国际影响力的科学联合会。30多年来,维特里希夫妇积极主持和参与了结构生物学领域以及波谱学领域的多项学术活动,这些活动也影响了一代国内科研人员。

上科大维特里希实验室研究副教授刘东升告诉记者,几年来,维特里希教授将先进的氟标记、酵母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GPCR)等技术引入上科大的核磁共振课题组,让实验室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最具挑战性的科研课题。

目前,课题组正在开展国际上极具挑战的酵母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动态特性研究,重点研究胰高血糖素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将对糖尿病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尽管维特里希教授年事已高,但他从未停止过科研工作,仍在不断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我认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是推动成功的原因。”维特里希说,“我随时准备好,为实现科学研究的目标竭尽所能。”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