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上海新闻

变群众跑路为数据跑路,这个区的政府服务被点赞

作者:陈伊萍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4-02 07:44:24
分享

原标题:申城先锋|变群众跑路为数据跑路,这个区的政府服务被点赞

如今,生活、工作在上海徐汇区的群众、企业都会发自肺腑地感叹:在徐汇办事不仅方便而且高效。一组数字可以证明:目前,徐汇区695项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100%上网,企业在设立阶段实际申报信息减少1/2,申报材料压缩1/3。

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源自不忘为民服务的一份初心。2015年6月15日,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成并对外服务。

两年多来,中心在其联合党总支的带领下,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和体制机制堵点断点,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党建联建,会同各入驻部门党组织,推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变群众跑路为数据跑路,这个区的政府服务被点赞

“综合窗口”现场服务 本文图均由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提供

利用大数据,办出服务加速度

中心筹建前,企业和老百姓办事“四处找”,看似是普遍现象的“小”问题,实际上是紧扣企业群众办事的“大麻烦”。因此,中心把分散在全区的24个部门进行物理归集,通过全区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变四处找为数据跑”。

中心联合党总支书记、主任宋开成透露,在中心运行过程中发现,有的窗口排成长龙,有的窗口办理量相对偏低,有的事项办理要跑多个窗口。针对高频多发、低频少发和具有关联度的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中心设立“市场准入综合窗口”、“人才用工综合窗口”和“投资建设综合窗口”,有效提高办事效率。

以开设网吧为例,原先申请人开设网吧需要前往区公安分局及区文化局两个地点分别办理《上海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合格证》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两张许可证,现在办事人只要在中心综合窗口递交材料后,通过部门后台材料的并联审批,两个事项“一窗通办”就可拿齐两证。

同时,中心联合党总支不忘“利企便民”的初心,积极寻求创新方式打破信息壁垒,打通部门循环,促进资源融合,在全市率先建成电子证照库系统,实现基础证照信息的多元采集、互通共享、多方利用,变证照“重复交”为“不用交”。宋开成说,目前,已采集3万余张电子证照信息,2018年第一季度率先试点营业执照的互认共享,实现市场监管局、科委等18个部门电子证照共享,第二季度将拓展至18个部门107类证照采集。

而此前,上海博睿捷有限公司在中心体验了一把“一窗受理”、“一份材料”、“只跑一次”的“三个一”服务。这家2015年在徐汇注册成立的公司计划同时办理股权变更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两项业务都较复杂。办事员先在徐汇网上政务大厅填报了预审材料,但没多久就接到了来自中心的电话。

原来,企业注册时,徐汇市场监管局已经自动录入了企业电子证照信息,并与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数据共享。由于部门间实现了企业电子证照互认共享,两个办理事项办事人只需提交一份证照、证明,不用等到股权变更后新执照发证,就能在综合窗口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两项业务办理总时长也从原来的至少两周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

转变服务方式,以需求为导向

对办事人来说,“办一份证明”“领一张证照”“批一个项目”是一件事,但从政府部门角度看,由于分工不同、职责不同、权限不同,一件事又被拆分成了多个步骤和事项。

为了破解这样的困惑,中心在党总支的引领下,转变服务理念,推出主题服务,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行政相对人为核心,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套餐式组合服务,包括合并填写多张申请表单、减少重复提交材料以及同时领取多份证照登,变“政府端菜”为“百姓点菜”。2017年,已开通商事登记、科技创新等12大主题服务,涉及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等12个部门、85个事项。2018年,将继续聚焦高频办事事项,在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出若干“一键式、菜单化”主题服务事项。

宋开成介绍,以餐饮企业为例,开设一家营业面积500平米、30人左右的餐饮企业,需要办理名称核准、工商执照、刻章、新办税务登记、数字认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6个事项。“过去,办事人需要跑6次,耗费12个工作日,经过协同审批流程优化集成为主题服务后,办事人只需要来往大厅2次,一次提交材料,一次领证、办理税务登记和提交后补材料,在5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理完成。”与之前相比,来往大厅次数减少66.7%,开业办理时间减少58.3%。

此外,中心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人工智能首席服务官”,为办事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提高办事体验度。本市户籍的卡片式港澳通行证签注,通过24H自助服务区即可办理,为办事人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贴心服务。

而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加装的特制摄像头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办事人身份,同时从受办理系统中调取出办事人办理事项、取号后等待时间等信息,对人群集聚和排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向等待时间较长的办事人提供送水等安慰性服务或由工作人员手持设备直接出岛办理。通过这样的主动服务,减少长时间等待可能引发群众不满等问题。

延伸服务长度,政策主动送上门

党建带团建,中心坚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推行“家门口”服务,促进园区事务园内办结。

2015年9月,中心联合入驻的窗口单位组织部、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分局、出入境办证中心、科创中心共7家单位,组建了一支与“创新创业”政务相关、跨部门、跨条块、矩阵式、窗口青年服务团队,总人数51人,党员占比近50%。

变群众跑路为数据跑路,这个区的政府服务被点赞

  党员先锋岗

据中心党总支负责人介绍,为帮助创业企业及创业团队更好地把握创业政策、整合资源,解决创业难题,“双创”青年服务团队会同辖区内的科技园区、校区和孵化器等联合举办徐汇区创新创业政策宣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每双周开展一次组团式上门送政策活动。

“根据参与活动的企业类型,把握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更精确的制定服务的内容,如初创期的企业对政府提供的资金扶持、各类补贴等政策非常关注;成长期的企业关心如何能留住人才,给人才提供更好、更安定的工作条件;成熟的企业希望了解类似于‘知识产权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等更多可以助推企业发展的内容。”上述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实际操作性及普惠类政策的解读,让企业针对自身的情况合理的选择政务提供的服务,真正得到实惠。

2017年10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双创”青年服务团队走进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进行人才政策宣讲。“经前期和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沟通需求,我们了解到生科院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于外省市,对居住证积分、居转户这类人才政策需求迫切。”中心经认真分析后,联合区人社局对生科院的工作人员、学生等开展居转户、积分、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宣讲,并提供现场答疑咨询。“现场来了200多人,我们也没想到这样的上门送政策活动能获得如此热烈的反馈,大家有疑问都能现场得到解答,活动很成功,反响很好。”

在走访过程中,“双创”青年服务团队获悉,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某外籍研究员有意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以便在中国长期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然而却因为年薪不符合标准无法办理永居。为此,中心跨前服务,作为入驻成员的区出入境办多次与市出入境管理局沟通呼吁。当时正逢市局调整永居政策,该人员在政策放宽范围内,“双创”青年服务团队第一时间联系告知当事人,并通过出入境办提交基本材料,最终顺利办好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和外国人就业证。

截至2018年2月,在中心联合党总支的纽带作用下,“双创”青年服务团队已经走访了交大慧谷、云赛空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企业及孵化基地30多个,开展各类主题性服务活动30余次,服务人次近1000人次。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