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五十多位世界史学界专家学者汇聚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共同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追问人类共同命运”为主题,围绕“19世纪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全球文明史与国际问题研究”、“新时代全球文明史中国话语建设”、“史学研究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要论题,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学术的回顾、反思和展望。
本次活动是上外于2017年底设立“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之后由该研究所承办的首次学术论坛。该研究所是落户于上外的“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平台的一部分,未来,研究所将以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国家和学校。
在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表示,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更是知识的媒介和文化价值的载体。从培养翻译人才到建构全球知识体系,这是新时代赋予外国语大学的使命和机遇。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成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建设一流外国语大学的探索举措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武寅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在19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反转。面对当今世界的迅猛变迁,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研究中获取更清醒、更理性的认知。新时代急需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外国语大学有独特的优势,在建设知识话语体系,获得世界共鸣、达成世界共识方面可以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建立旨在助力上外“建设国别区域与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构建国别区域和全球知识领域特色学术平台,夯实历史人文学科基础,并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前,上外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所长王献华教授主编的《亚非历史语言研究》辑刊也已于近日出版,该刊主要刊载亚洲、非洲和有关地区历史时期,特别是涉及非常见语种资料的语言学、历史学、文学研究和书评作品,并不定期刊布重要的原典翻译。辑刊设置专栏,就重大学术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或笔谈,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我国学术界的域外历史及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观点。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