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滚动新闻

沪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 学生项目井喷 老师如何跟进

作者:沈湫莎 来源:文汇报
2018-03-20 04:28:28
分享

原标题:学生项目井喷,老师如何跟进

主题为“创新·体验·成长”的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日前开幕。本次大赛由市科协、市教委、市科委等主办,吸引了全市16个区约30万师生参与。与去年相比,项目整体申报人数增加42%,为历届最高,这也是连续两年递交申报材料人数增幅超过40%。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年火过一年,手持科研项目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一趋势引出一个话题:学生科研项目井喷,中小学科技老师的数量和水平能跟得上吗?

为何“假设驱动”的研究项目少

在场地内走了一圈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郭晓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他所负责的微生物组别今年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70%,是大赛15个组中增幅最快的,但他发现,许多项目是“目标驱动”的,即锁定研究目标,观察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什么结果。

郭晓奎认为,在大赛的这个年龄段,原本应该出现更多“假设驱动”的研究,而非“目标驱动”。所谓“假设驱动”,就是先提出某个假说,根据这一假说再去设计实验,得出结果。

“这很可能是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后被老师否决了,而去做了老师指定的选题的结果。”郭晓奎说,近几年青少年项目的整体研究水平在趋于正常,很少出现那种一看就是研究生水平的项目,但在选题立项上,也应该还原孩子们这个阶段的好奇心。

今年数学组项目申报增长率超过30%,但在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朱老师看来,项目中用到的数学公式与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匹配,他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科技老师数量不足,一些课题在申报前缺乏专业指导;二是科技老师过多干预了课题,甚至“拔苗助长”。

科技老师与学生课题应该“若即若离”

青少年课题研究是否应该有科技老师呢?评委一致表示:有,必须有。然而,科技老师的存在感应该如何体现,却是一门大学问。

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朱老师认为,科技老师与学生课题应该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他们未必需要深入到课题的每一个步骤中去指导学生具体怎么做,但必须要提纲挈领地告诉学生科学研究是怎么回事。

“太多老师教得太细,事实上怎么做应该完全交由学生去想,老师的职责是把思路教给他们。比如怎样利用数学做应用,你要告诉学生有三种方式:优化、预测和统计,这就是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能够举一反三。”朱老师说。

同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何俊民认为,科技老师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思维和方法。比如,设置对照组是科学实验中的基础手段,但现场看到,很多本应设置对照组的实验却缺乏这一环节。“这时科学老师应该站出来,告诉学生必须增加对照环节,因为如果实验方法不对,整个项目都在做无用功。”何俊民说。

社区科研项目模式受推崇

一项针对全市高二年级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调研显示:上海有188所高中的高二学生做到了人人有课题,全市74%的高二学生拥有自己的课题……不断增长的课题数量与科技老师短缺的矛盾如何解决?

计算机组是最受好评的组别之一,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韩定定说,参赛项目关注的问题十分高端,同时又能够从孩子视角提供不同的解答思路。之所以能呈现这样高的水平,她认为和互联网的开放性有关。“我发现大部分选手用Python语言,用Matlab仿真软件,这说明他们可以向更多人学习,或许是身边的同学,或许是互联网社区中各种各样的人。”

郭晓奎对这种社区科研项目模式也十分推崇,他建议,课题可以由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拥有相同愿景的学生一起做。比如几个人聚在一起做火星车项目,有人学医,有人学工程,他们可以从彼此身上学到新的东西。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