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京举行 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研究所斩获上海地区逾六成国家自然科学奖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1-08 13:37:33
分享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研究所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共七项,分别涉及六个研究机构,五个为牵头完成项目,两个为合作完成项目。其中,中科院上海分院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项,占上海市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项总量的三分之二。

牵头完成并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游书力研究员领衔的“芳香化合物立体及对映选择性直接转化新策略”项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富强研究员领衔的“面向太阳能利用的高性能光电材料和器件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项目。

牵头完成并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玉社研究员领衔完成的“国家1.1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项目、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胡丽丽研究员领衔的“大尺寸高性能磷酸盐激光钕玻璃批量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绍明研究员领衔的“大型高稳定轻量化CSiC整体结构成套制备技术及空间遥感应用”项目。

此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参与完成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项目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胶质细胞-神经元功能耦合与缺血脑保护”项目,分别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研究院所科技创新成就令人瞩目。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介绍,过去一年,中科院上海分院持续提升创新能力,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墨子号”在轨运行一年,重要载荷性能优良,保障了“墨子号”量子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三大既定科学目标;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天马望远镜通过总体验收;肿瘤免疫治疗重大成果实现总金额4.57亿美元独家许可转移。五项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四项成果入选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成果入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五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人,杰青十人。

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表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力量,中科院上海分院将不忘科技报国、科技为民的初心,持续支撑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张江实验室为基础推动张江国家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强化支撑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复旦大学两教授分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此外,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施扬荣获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十余年来,施扬以其顶尖的科研能力和作为相关领域学术领袖的国际影响力,在表观遗传学领域建设、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陪伴并见证了这一学科方向在我国“生根发芽”,而后“抽枝展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教授毛颖领衔的项目“外科术式改变脑血流的基础与临床创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一项目围绕难治性动脉瘤和烟雾病展开。脑血管病素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性,是危害国民身体健康的一大病症。其中,难治性动脉瘤和烟雾病更是令人头疼的顽疾,在很长时间内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通过创新外科术式改道脑血流,及围绕这一成果的多年改进、完善与推广,毛颖所在项目组的成果大大改观了我国脑血管病的诊疗面貌,切实造福了众多病患。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