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树浦路年底前启动综合改造,“沪东第一路”将变身“露天历史博物馆”
有着150年历史的杨树浦路,将在本月底前迎来综合改造工程的正式开工,这条承载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历史的“沪东第一路”将迎来新生。
走出历史尘埃的百年工业之路
这是一条绵延5公里的百年工业之路,南面是星罗棋布的民族工业厂房,北面是成片的老式居民建筑。150年前,工人们每天穿过杨树浦路到工厂去上班,下班又回到马路对面的居民区,“南厂北住”的杨树浦路由于最早拥有完善的市政配套管网,被誉为“沪东第一路”。
如今,沿江的百年厂房建筑仍在江风吹拂下屹立如初,但大工业时代的机器早已停歇,这条承载着百年工业兴衰的道路也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被遗忘:道路基础设施老化,风貌建筑群在历史的尘埃里被掩埋……
图片说明:杨树浦水厂。黄尖尖摄
图片说明:杨树浦发电厂。黄尖尖摄
“过去乘坐135或28路公交车经过这片区域,只要车开始上下颠簸不停,就知道杨树浦路到了。”附近居民总是抱怨。杨树浦路属于城市次干道,沿线有很多老居民区,是当地居民出入的必经之路。道路一头连着大连路,一头连着军工路,大型集卡车辆行经此地也造成了路面受损严重。
杨树浦路还是一条历史风貌之路,大工业时代遗留下了65处、一百多栋历史建筑,都是改造中需保留和维护的部分。杨树浦路的地底下,还有全市最复杂的地下管网。“过去承载市政基础设施的水厂和煤气厂等,管线都从地下走,还有近期修建的大定海排水系统,新老管线交替。”负责杨树浦路改造工程的杨浦区建管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路段还遇到了松潘排水系统、轨交18号线和江浦路越江隧道三个重大市政工程的建设,让改造难上加难。
如何平衡历史风貌留存与区域交通发展?如何背靠厚重历史重现百年工业街区的风貌?2016年12月,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工程”项目经过长达一年半的规划方案研究与论证后正式立项,建设管理部门力求在确保基本交通流量和充分保护周边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实施改造,让道路同时承载交通和历史风貌展示的功能。
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
全球交通的新导向是慢行交通的复兴,传统“大半经、宽车道、高车速”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百姓的需求。《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力主实践打造“人性化”的街道,而“人本位”的理念也在杨树浦路改造中得到凸显。
图片说明:今日杨树浦路。
图片说明:改造后的杨树浦路效果图。杨浦区建管委提供
杨树浦路从大连路到齐齐哈尔路段,打造以人为本的道路感受。“在杨树浦路有限的道路红线内,我们将原双向2车道适当拓宽为4车道以保证远期基本的机动车交通服务水平,并适量压缩车道宽度,将更多道路空间让位于慢行。”据介绍,建设部门将道路设计与地块环境充分结合,目的是打破“围墙”,共享这一片区域。
在此基础上,人行道的设计不再是以往规则的两米或三米宽度,而是有宽有窄,顺着路面情况而变。“沿街有不少商业和住宅,我们要一次次上门与和开发地块沟通理念,下功夫梳理沿线建筑退界,用足建筑物外部空间,在确保车辆通行前提下充分考虑人行的舒适感,能做宽的地方尽量做宽,塑造真正的城市街道。”
改造中,把沿线的场地和道路空间作为整体来设计。“有些宽敞的地带,我们会结合现场环境建一些小型广场,让人流可以在慢行过程中聚集、小憩。”据介绍,建设部门还打算将每个道口的街转角半径放大,缩短行人过街的距离。这些着眼于细节的改造都将提升行人漫步的舒适感。
“道路让位房子”,留住城市记忆
面对沿线65处历史建筑,建设部门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摸,大至风貌建筑、街道空间,小至市政设施、路名路牌。按历史建筑的评估等级分类施策,既有保留保存、也有平移让道,即使评估为可拆除的建筑也需经过反复论证,只为尽全力保留下道路沿线完整的建筑肌理。据统计,杨树浦路沿线风貌建筑的保留率达到了近95%。
从齐齐哈尔路到隆昌路段,以风貌保护为主,让城市道路承载观光和历史展示的功能。杨树浦路沿线有三大百年市政基础设施厂房——水厂、煤气厂和发电厂。在杨树浦水厂附近,建设部门还发现了一条1890年代敷设的有百年历史的水管,像这样的“活化石”将成为杨树浦路上的独特景观。
图片说明:走在杨树浦路上,身旁就是老水厂的哥特式城堡建筑。
图片说明:位于杨树浦路2866号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黄尖尖摄
杨树浦港桥是该路段上一个重要节点。港桥始建于19世纪,杨浦区的名字就来源于杨树浦港。1913年,当时的工部局将港桥改建拓宽为混凝土桥,附近的救火会、警察局两幢建筑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杨树浦港桥的对面是著名的86街坊——三益里,这是一座特色的里弄住宅。未来这里将结合杨树浦港桥的保护整体改造,打造成一块滨水公共绿地“杨浦源”,形成杨树浦路沿线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
图片说明:杨树浦港的南段入口。黄尖尖摄
杨树浦路沿线有三块大面积的风貌保护建筑群,为了将其充分保留,建设部门选择了“道路让位房子”的做法。“原本规划宽32米的道路,可以建设六车道,但为了保留风貌建筑,现缩减为四车道。”杨浦区建管委负责人表示,保护历史建筑,就是留住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改造后的杨树浦路将是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市政道路。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