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应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一张名片

作者:沈湫莎 来源:文汇报
2017-10-31 04:46:09
分享

还记得今年6月在上海环球港展出的“如何复活一只恐龙”科普展览吗?一段时间不见,它即将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出。

这是在“强起来”的时代上海科普工作的一个典范。昨天举行的主题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上海科普工作”科学家月度座谈会上,申城科普专家表示,新时代科普工作应该抓住影响力,创作更多能在人们心上“驻留”的精品。

在人来人往的商场里打开知名度

“如何复活一只恐龙”是上海大型原创科普展览走进商业场馆的一次尝试,这一试就试出了新气象。

“展出第一天就收到了辽宁省朝阳市济赞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邀约,他们希望这里的展出结束后,能把展览转到辽宁继续展出。”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说。

科普展览走出场馆,走进商场,是因为上海环球港日均客流6万人次,节假日可超过20万人次,展览在商场能遇到在博物馆碰不到的人群,但从客流量看,影响力就大大增加了。

与更多人相遇,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刚与辽宁省朝阳市接洽完,重庆自然博物馆的人也来了。展品供不应求怎么办?做两套。又有35只恐龙被“复活”,它们出现在了重庆市,又辗转到了江苏宜兴市,据说台湾、香港的博物馆也在与科技馆协商,让恐龙们的“身影”出现在更多地方。

不久前,百联又一城门口摆起了小方桌,亮起屏幕,昆虫课堂开课了!“这是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科普教育课程第一次走进商场,是商场主动邀请的。”王小明说,“现在人们到商场可不仅是买东西,他们需要有更多体验。”在社会的这种需求下,科普活动的形式愈加丰富,影响力自然也越来越大。

“化学反应”并没有结束,王小明透露,上海科技馆的三个原创科普展览将分别从“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出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出,将影响力覆盖到更大人群。

提升影响力,少不了一流科学家的参与

科普一定要有一流科学家的参与。王小明用一个比喻解释了这一点:“当前科学发展突飞猛进,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而科学家是在各自领域读了很多本书,再把这么多书浓缩成一本的人,由这些人来做科普,深度和准确度不一样。”

科学家是科普的源头,然而他们身边,还需要有一批科普专职人员,这些人是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转换器”,他们深谙公众的需求,又对如何把科学语言“翻译”成公众有兴趣的语言驾轻就熟。上海科技馆“星空之境”策展人朱达一以刚刚完成的展览为例,介绍专职科普人员的重要。“科学家给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知识,我们可以把它写成文字,做出展板,也可以做成一个可自己操控的、随意扭转角度的太阳系模型,甚至游戏,你更喜欢哪个?”科普专职人员,可是拍视频、写代码、做游戏的“高手”呢。

国外大学有专门的学科培养这些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创新争先奖章”(科普类)获得者褚君浩呼吁,上海应该在大学中率先开设科学传播这一专业,培养更多科普专职人员,提高科学语言转换水平。

上海要留下有百年影响力的科普作品

上海历来是全国科普工作的“领头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拍出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近年来更是有多种科普形式的探索。

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工具,科普不再是完全由政府出钱,“请”人们来看的事情,而变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事业与产业并肩发展的事。

王韬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的一名医生,在医院的手术量和急诊数量位居全市第一的情况下,王韬联合全国200多位来自全国一线的临床医学专家组建了“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过去一年中创作了600多部科普作品,包括视频、漫画、歌曲、彩绘等。王韬知道,科普这件事,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再忙也不能缺席。

王小明也确实感受到科普的路越走越宽了,近年来甚至有许多企业找到他寻求合作进行科普工作。他觉得一个科普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界要有勇气应对新格局,取得新突破,创造出能调动人们积极性的科普顶层发展模式。

进入新时代,褚君浩主动给上海的科普工作“加压”。他说:“科普应该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一张名片,我们要创作出能留下100年的科普精品。”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