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遗保护工作走过十余年:古老非遗技艺找到新传承人

作者:张熠 来源:上观新闻
2017-10-18 08:21:54
分享

原标题:走过10余年的非遗保护实践,交出一份生机勃勃的答卷

上海非遗保护工作走过十余年:古老非遗技艺找到新传承人

江宁路958号4楼的龙凤旗袍制作车间中,18岁的张钦玮和吴雨婷在有条不紊地烫盘扣条,她们是龙凤旗袍物色好的手艺传承人;静安区南山路128弄30号的曹素功墨厂,万余副历经岁月洗刷的珍贵木刻墨模,正在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拓片建档、墨模研究令古老的墨模重回大众视野。

近日,经过数月评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布“墨模抢救整理,探寻非遗记忆的传承与保护”“海派面塑特有原材料配方保护”“上海非遗学子展馆行”和“老年珠算心算健脑社区课程开发与实践”等65个“非遗保护工作优秀实践案例”。从启动覆盖全市的非遗资源普查至今,历经10余年耕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量总体基本厘清,重要项目基本认定,保护措施逐步落实,社会参与日益踊跃。卓有成效的非遗保护工作,使古老的非遗技艺找到新的传承人,重焕生机。

老模新做,“生产性保护”赢市场

“墨锭典古,其上的文字、资料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研究材料。”国家级非遗“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第14代传承人鲁建庆介绍,曹素功墨的历史可追溯至300多年前,数百年来,曹素功墨厂聚集了万余副墨模,是我国制墨行业存世墨模最多、艺术质量最好、年代跨度最长的文化遗产。

上海非遗保护工作走过十余年:古老非遗技艺找到新传承人

制墨间里,“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第14代传承人鲁建庆一手持锤,一手搓墨,将坯料捶打成质地均匀的墨坯。

但由于投入生产、自然损蚀和保存条件限制等多方因素,许多老墨模亟待修复和保护。“制墨是口传身教的传统手工技艺,墨模是影响墨锭造型观赏性的关键因素,许多雕刻技艺现在已经失传了。曹素功墨的生产性保护,要从库藏老墨模的抢救整理开始。”墨厂相关负责人焦文红说,“遗憾的是,墨厂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资料,而现有的部分资料不少还有错误。”墨模的抢救整理迫在眉睫。

上海非遗保护工作走过十余年:古老非遗技艺找到新传承人

成型墨从墨模拆出后要进行翻晾,墨会随着温度和湿度以及接触面的变化产生微翘,4个月后一块墨才能完成晾干的工序。

2012年6月,市文广影视局、市财政局共同制订出台《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正式设立。受益于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015年10月,墨厂启动首批100副墨模的整理和建档工作,利用传统拓片技艺保留墨模现存状况,同时邀请墨文化的研究者对古旧墨模上的书画进行针对性研究,完善制墨技艺档案。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300副墨模的建档工作。

“传世墨模的抢救整理,不仅是为了保护和研究,更是为了开发利用,使生产性保护落到实处。”在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弘看来,生产性保护是最有成效的保护方式。结合市场需求,去年,曹素功墨推出了近10款2两“老模新做”的墨锭,很快便销售一空,“这令我们看到了古老墨模的生命力之所在。”

无独有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也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方式,继续书写着全新的技艺篇章。“一方面要保护传承核心技艺,另一方面也要面向市场,设计出具有时代感和市场竞争力的乐器。”保护单位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办公室主任巩玲说。为了进一步丰富古筝的舞台表现力,完善乐器的声学品质,由传承人带领的研发团队进行了适度创新,于2014年成功研发了低音古筝,而且实现了古筝用弓拉奏的演奏方式。乐器的外观也变得更多姿多彩,制作团队嫁接融合雕刻、竹编、漆器等多种非遗制作技艺,使乐器外观更具观赏性。“乐器也是一种文化产品,通过生产性保护,企业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旗下敦煌牌民族乐器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第一位。”

上海非遗保护工作走过十余年:古老非遗技艺找到新传承人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进校园、社区,非遗觅传人

非遗技艺需要深耕细作,“缺传承人”一度是非遗传承所面临的最大问题。2013年起,根据《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积极推动非遗保护的文教结合,重点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通过打造“上海非遗学子展馆行”等品牌活动,累计吸引青少年观众40余万人次。

“绒绣技术在上海有100多年的历史,没得到广泛普及,其根本原因是小众的消费群,技艺传承都在少数人手里,而且费工时,没有五年、十年功夫,绣不出像样的艺术作品。”上海绒绣洋泾传习所相关负责人张慧颖说。为了促进绒绣技艺的普及推广,传习所一方面与国际知名皮草公司跨界合作,运用粗针、细针、板针、嵌线、拉毛等多种工艺,创意设计绒绣皮草包袋等新产品;同时开发背包、钱包、抱枕、绒绣现代椅等衍生品,拓宽新的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传习所还采用线上线下同时教学的方式,培养绒绣传承人。洋泾社区学校建立了“自嘠绣”平台,社区退休阿姨可以通过视频教育自学绒绣;而传习所则融传、习、学为一体,既有传承人的作品展,也有免费开班授课的绒绣课堂。

陕西北路上,“只此一家”的龙凤旗袍已走过80多年的风风雨雨。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凤旗袍继承苏广成衣铺镶、嵌、滚、宕、绣、绘、镂、雕、盘等传统工艺秘技,仍然保留了手工为主的制作技术,从选料到完工,一个复杂的盘扣需要7天的工作时间,一件旗袍则要花费20多天的时间。慢工出细活的“老字号”从哪里寻找传承人?龙凤旗袍非遗项目负责人陶尧康的答案是“学校”。

上海非遗保护工作走过十余年:古老非遗技艺找到新传承人

年轻的传承人在龙凤旗袍制衣车间中制作传统盘扣。

2011年6月,上海龙凤中式服装与上海逸夫职校合作办学,“龙凤”传承人亲赴学校传艺授课,将优秀传统技艺介绍给更多的年轻人;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成为学生的技艺传习所与实习基地。“之前一直担心手艺传承青黄不接,校企合作后,每年都有年轻人进来,龙凤旗袍后继有人了。”陶尧康笑言,2014年以前,旗袍制作车间的平均年龄是42岁;陆续吸纳年轻人后,现在已经降到了36岁。制衣车间中,老师傅带着新徒弟,延续着龙凤旗袍的传承。“新徒弟张钦玮和吴雨婷,几乎是全国中式服装同行业中最年轻的手艺人,她们都已掌握了70%至80%的制作技艺。”

上海非遗保护工作走过十余年:古老非遗技艺找到新传承人

  慢工出细活,“老字号”龙凤旗袍在学校中找到了新的传承人。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浙沪一代的传统器乐合奏形式,极具地域特色。为了推进江南丝竹的普及传承,2014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正式启动了为期三年的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创建工作,现已在全市各区建立22家传承基地。“基地建设以普及江南丝竹知识,传承江南丝竹艺能为宗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黎明说,以基地为“阵地”,市非遗保护中心先后组织了“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等多项赛事,“土生土长的江南丝竹在国际舞台展露头角。”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