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新先行只争朝夕

作者:郭泉真 俞陶然 来源:解放日报
2017-10-13 09:01:10
分享

“蹈而不可失者,机也。”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这句古语,正显现在上海持续力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最近一季时间表上:

——8月7日,瞄准“世界一流”的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刚刚公布,23日“张江科学城功能性项目要尽快落地”的要求就快马加鞭,聚焦最新一个阶段新作为的一系列新部署还有:“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抓好骨干项目”、“争取明年出台人才高峰建设针对性政策”……

——9月,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迅速做实做强做出影响的关键支撑“张江实验室”揭牌;权威发布的2017年上海科创中心指数“创历年最大增幅”;国产C919大型客机和ARJ21新支线飞机第一次同时试飞……

——10月,加班加点,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正冲刺“世界第一”的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 已接连落子上海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外同行都十分关注;正持续全力升级的世界级光子大科学装置群,将再添对源头创新、前沿突破“至关重要”的“国之利器”……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自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后,上海始终以中央的要求为指引,努力以勇气担当国家战略,以锐气破解历史难题,以朝气吸引天下英才,以科创中心建设为载体,奋力为创新发展作先行。

凌晨4时的短信

凌晨4时,一位科学家在忙碌中抽空回复记者短信说:将参加又一项新的大科学装置前期评审会。这或许就是现在张江科学城建设的节奏。

先是电,后是X光,再是激光,一次次革命性推动人类文明。现在的“同步辐射光”,照亮未知的微观世界,是当今世界科研前沿。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园区(简称上海光源)已处全球第一方阵,二期工程更志在世界领先:已在建的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国际先进的“争夺21世纪科研制高点必备设施”,将建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我国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另一“利器”是超强超短激光,有了它,黑洞边缘或恒星内部的极端条件能再现实验室。去年中国科学家就在此首次获得反物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去年已实现目前已知的世界最高峰值5拍瓦激光脉冲输出,现正冲刺10拍瓦。

还有全球第一家生命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大科学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设施,在这“看清”一个蛋白质结构,最短仅需2分30秒,过去往往耗费数年。3年来,13000多人次的美欧等地科学家来此借力。中国科学家更突破连连:“被公认为破解了生命科学领域一道难题”、“是近年来国际病毒学领域一大突破”……

一样又一样,汇聚在张江,组合成“全球最强”光子科研综合能力的世界级光子大科学装置群。“要努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需要这些科创的源泉。

去年宣布探测到的引力波,就来自美国一个大科学装置。

同样,刚刚揭牌的张江实验室,初期研究布局就时不我待,紧紧“聚焦具有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创新领域和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开展光子科学大科学设施群及相关基础研究、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两大重点方向攻关研究、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交叉方向——类脑智能研究。

再有,精心谋划的张江科学城建设,也同样志存高远:北部要集聚的是“高水平”、“国家级”,中部要集聚的是“国际一流”,南部要形成的是“国际级集群”。底气点亮愿景,决心力推前行,“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未来努力方向,是“引领更有价值、更大规模的创新”。

勇于担当国家战略,勇于先行未知前沿,勇于瞄准世界一流。今年前三季度,从制订张江科学城规划,到推进张江实验室建设,再到“凌晨4时短信”提及的新一代大科学装置,及中国大飞机项目持续推进等,始终咬住的是集中度、显示度,紧紧盯住的是主目标、新作为。

第一只螃蟹之后

张江实验室还有一个“着力”醒目:“将着力于运行机制创新。”

在今天的上海,锐意改革、锐意进取、突破“老大难”的历史积袭,已成全市常态与共识,于科创中心建设亦然。历史记下: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后,上海市委很快立为“一号课题”深入调研,2015年5月《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简称“22条”)出台,饱含全市各界集思广益的心血,也透着一股攻坚克难的锐气。紧锣密鼓一年间,市委、市政府又连发9个配套文件落实“22条”实施细则,举全市之力、从各个方面持续推进。

人们至今难忘2015年9月上海理工大学第一个“吃螃蟹”,将4件太赫兹技术专利以无形资产投资成立一家企业,将所持股份80%奖励给科研团队。一石激浪。针对长期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难,“突破制约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瓶颈”是国家战略所向,“决定着创新成败”。“22条”发布不到百日,多部门同心协力,终让上海理工大学走通这条路。今年4月,《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出炉,将探索共识固化为法规条文。继“第一只螃蟹”后,上海海洋大学、同济大学等新案例层出不穷,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活力正在释放,一大批高校院所科研“纸变钱”进程开始提速。

“制度创新一旦突破,满盘皆活。”以科创中心建设为载体,上海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头,实现经济创新转型“最艰难的决定性跨越”。

上月在沪举行的全国“双创”活动周,一些新动向被敏锐者发现:过去“双创”似乎总指草根创业,但上海不少国企等大企业积极加入、高举高打;外资企业加入“双创”大潮,是又一个上海新近出现的特色。国企外企共舞创新,背后正是体制机制的“最大程度”支持,关键在政府职能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是上海加强“双创”与科创中心等重要工作的融合、在落实国家战略中不断先行。

群星闪耀时

同样不断合力突破“制约瓶颈”的,还有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2014年5月科创中心建设号角吹响后,2015年,潘建伟院士领衔的量子科技团队因上海前瞻性布局和积极争取来到张江。最近开通的量子通信“京沪干线”、之前发射的首颗量子卫星连续领先全球。在2014年世界前沿科学领域干细胞产业化在中国近乎停滞之际,裴刚院士领衔的百余位英才因上海前瞻性布局和大力支持汇聚张江,进而创新项目平台,成功吸引诺贝尔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相约申城,一年拿出4个月越洋而来为市民看门诊、带学生搞科研。

朝气蓬勃的创新,根基是朝气蓬勃的人才。而破解创新性领域普遍存在的人才引进困难,也需要朝气蓬勃的机制创新和事业氛围。外国留学生王龙第一次到上海、中文不会几句,却只用了两个月,就办好从毕业到入职张江的所有手续。这位2015年上海《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简称人才“20条”)发布后的率先受益者,很快又成了第二年上海人才新政升级版“30条”的积极传播者。人才新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孜孜以求着多少人多少年的梦想:“人才只需专注一件事,就是早出国际一流成果。”

正是理念、机制、氛围的内在感召力,引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而来。留美博士寇煦丰2014年从微信朋友圈看到,浙大老同学入职上海科技大学,得知这里科研资助力度大,考核理念也先进——入校6年“非升即走”、不看论文数量而看国际同行评价……“如果留美,生活可以很安逸,但只能做一颗螺丝钉。”就此归来。市科委2014年针对青年科技英才设立“扬帆计划”,不规定具体项目,只看“人”,充分尊重年轻人的科研兴趣,今年资助人数已增至300人,比去年近乎翻了一番。既注重“领头人”,又紧抓普通科研人员、工程师、实验员等“中间队伍”,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天幕上,要的是璀璨满天星。(郭泉真 俞陶然)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