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成就人生” 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暨复旦大学77-78级校友返校主题大会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0-09 13:19:36
分享

复旦大学在9月底举行了“时代成就人生”复旦大学77-78级校友返校活动。800余名校友从世界各地回到母校,共忆火热青春岁月,共叙师友同窗情谊,纪念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此后一年,67.5万人重新走入大学校门,其中3563人收到了来自复旦大学和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他们的人生道路由此改变。40年间,改革开放大时代成为他们绽放的舞台,复旦和上医77-78两届校友中,走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人文社科领域的探路者、科技创新的领头人、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经济金融领域的改革者、艰苦创业的企业家、国际组织中国力量的代言人……更多的是各行各业中庞大而坚实的群体。他们努力工作、积极奋发、脚踏实地,构成了社会的基石,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中坚力量。

复旦大学校长、复旦大学校友会会长许宁生出席大会并致辞。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阿沛·晋源,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复旦大学高等学术研究院院长、原常务副校长陈晓漫,伦琴(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复旦大学原副校长冯晓源等77-78级返校校友与在校师生逾千人济济一堂,共襄盛会。77级经济系校友朱民与77级原上医临床医学系校友冯晓源作为校友代表分享人生感悟。

1977年高考准考证、在教学楼外的路灯下看书、八本新闻学笔记……三张早已泛黄的黑白老照片呈现77-78级校友如饥似渴学习的真实场景,讲述复旦改变人生的故事,传递珍藏在每个复旦人心中的母校情结。40年前的师生缘分来之不易,29位授业恩师登台,由校友代表敬献鲜花,以表师恩难忘。

“复旦的日日夜夜由你我同构,复旦的学海浪潮由你我掀起。得入此门,不负此生。星星之火,代代相承。”一首诗篇《日月光华同灿烂》由77级数学系校友吴健和在校学子共同朗诵,唤起40载岁月带不走的复旦赤子心。

12位校友受聘为特聘书院导师,共同参与复旦五大书院的育人工作。作为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是中国历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特殊一代,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励志精神,渴望知识、博学笃志的求学态度,心系社会、报效家国的责任担当,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代青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复旦大学珍贵档案展(1977、1978级校友专场)”同时在档案馆拉开序幕,17位校友捐赠档案270余件。无论是精心保存的毕业纪念册、听课笔记、读书札记、油印教材,还是不经意间保留着的饭菜票、电影票、乘车证等票证,一件件或精美或朴素的展品,承载着77-78级学生的集体记忆,封存了难忘而丰盈的大学时光,更生动诠释并展现着复旦学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精神风范,心系社会、报效家国的责任担当。这些展品,不仅是77-78级校友的故事,更是一代复旦学子的宝贵记忆。

本次返校活动于今年4月底启动。在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对外联络与发展处的组织下,77、78级班级联络员们的通力合作。一系列活动力求通过多种形式汇聚校友资源,创造交流对话,展现复旦精神,发挥育人作用。

“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口述史专题教育活动于今年5月至8月开展,22个院系的100多位学生骨干对近60位77-78级校友进行口述历史访谈,记录一段段跌宕人生轨迹,更记录“学长”前辈的学术情怀。目前共收到口述文稿及新闻稿近百篇,逾34万字。 老故事、老照片、老物件征集活动也受到校友积极响应,截至返校活动当天,共收到文稿145篇,合计567668字,照片487张、档案270件。

经过挖掘与梳理,部分精选图文被编辑为《复旦人》特刊,所有文稿整理结集为《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暨复旦大学77、78级校友返校活动投稿资料汇编》,复旦大学校史馆、图书馆等将此作为重要史料保存。部分珍贵照片及档案于返校当日以“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图片展”、“复旦大学珍贵档案展”等展览形式呈现。这些珍贵史料内容详实、角度多元,全方位展现了77-78级复旦学子的校园生活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发轫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剖面。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