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敢为先 争做科创中心建设生力军

来源:解放日报
2017-09-20 08:45:59
分享

勇立潮头敢为先 争做科创中心建设生力军

在上海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征程中,产业青年以创新为己任,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正在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生力军和上海市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赛事之一,“众联创新·提升产业动能——2017年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昨天在临港举行。颁奖典礼上,启动成立了“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联盟”,联盟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团工委牵头成立,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临港地区、世博地区的团组织和相关企业共同参与,联盟将致力于集聚产业领域青年的创新创业力量,着力为上海产业青年打造创新创业服务的生态闭环。

“2017年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于7月下旬正式启动,本次大赛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临港地区管委会共同指导下,在世博地区管委会支持下,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团工委、临港地区团工委、世博地区团工委共同主办,以产业创新为立足点,面向全市,着力推动上海产业青年创新创业。本次大赛共吸引了219个项目团队报名参赛,最终决出金奖、银奖以及创新奖等奖项。

200余项创新成果

闪耀产业青年创新大赛

2017年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启动以来,来自央企、民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共计219个项目报名参赛,涉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中的八大产业领域,涵盖科技创新、工艺创新、模式创新三大类,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设计、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新材料等上海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从报名参赛项目情况看,今年的产业青年创新大赛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参赛的青年创新项目来源广泛。今年报名参赛项目,既有来自中央在沪单位,也有来自基地园区、孵化器、行业协会、众创空间等创业集中地,还有来自科研、高校、医院等单位的创新项目。其中,非公企业及各类创业团队报名参赛的项目共有76个,占到参赛项目34.70%,参赛的覆盖面较上年拓展迅速。

二是央企青年成为创新主力军。来自央企的青年创新项目共计128个,占本次参赛项目的58.5%。其中,有111个创新项目入围复赛,占复赛项目的60%,晋级决赛项目39个,占决赛项目的56%,晋级复赛、决赛数量占比都在半数以上,央企青年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创新主力军。

三是非公企业参赛项目实力不俗。非公企业及各类创业团队报名参赛的项目共76个,晋级复赛项目共63个,占参赛项目的82.89%; 晋级决赛项目共23个,晋级率36.51%,高于央企项目的晋级率35.14%。虽然非公企业参赛项目数量不及中央在沪单位,但项目晋级率却高于中央在沪单位,并有多个项目荣获大赛金奖和银奖,整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是创新团队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在219个报名参赛的创新团队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3.1%,30周岁及以下的团队负责人占52.05%,其中“90后”占22.83%,而晋级决赛的团队中,30周岁及以下的团队负责人占到50%以上,可见由青年领衔的创新团队发展潜力无穷。

大赛决赛于9月9日拉开序幕,219个项目中185个晋级复赛的项目通过专家在线背靠背评审遴选,产生了晋级决赛的70个优秀项目。决赛中青年创新团队通过TED演讲、模型展示、动画演示、情景再现等创新形式展示项目成果,答辩专家提问,诠释团队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突破、新模式创立、新业态培育”等方面进行的有效创新探索和实践,直观的展示了他们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成效。

经过激烈角逐,70个创新项目团队分别荣获本次大赛的金奖、银奖、创新奖等奖项。这些参赛项目,有的填补了国内某个领域的空白,有的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有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

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陆晓春指出,广大产业青年身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时代,要自觉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上海产业的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争当改革的先锋、创新的典范、创业的翘楚。上海的产业青年,创新智慧无尽,创新潜力无穷,创新精神无法阻挡。

整合各方优势资源

服务青年创新创业

本次大赛聚焦产业重点发展区域,聚焦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在“2016年上海市产业和信息化职业青年创新大赛”和“2015、2016年 ‘众联杯’ 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聚合“双赛”优势资源,党政各部门联手,“双赛合一”,作为“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海主会场——创新创业嘉年华”的主题活动,呈现了产业青年创新成果,选树了青年创新典型,营造了引领产业青年创新良好氛围,激发了产业青年创新热情,培育了产业青年创新势力,打造了产业青年创新展示平台。

经多方组织协调努力,大赛还整合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和投资机构的228名专家,组建了实力雄厚的专家库,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先生等知名专家领衔,近100人次的行业专家共同倾力为优秀青年创新项目复赛、决赛号诊把脉,指点迷津,并与项目团队面对面交流并提出指导意见,帮助项目团队进一步突出创新点,扩大成果效益。

大赛还协同100+产业园区和专业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产业链服务资源,依托众联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双创训练营、产业特训班、产业服务联盟、众联私董会等产业扶持五大体系。力邀数十家创业服务机构参与大赛项目的扶持,还与全市多个基地园区、创业孵化器、行业协会等合作,为大赛创业项目提供在办公空间、融资、商业资源和市场资源等产业链服务支持和创业帮助。

作为本次大赛的主办方之一,市经信经济和信息化团工委近年来主动围绕上海产业转型发展大局,着力在产业领域弘扬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产业青年创新活力,逐步拓宽了产业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选手还有机会获得市经济和信息化共青团组织推荐参评青年岗位能手、项目团队参评优秀青年突击队等各类市级荣誉的机会。

自2016年第一届大赛举办以来,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正逐渐成为上海产业青年投身创新发展的展示平台、创新典型的推介平台、创新资源的汇聚平台和创新智慧的交融平台。

全方位立体打造服务

青年发展的多维平台

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着眼产业和信息化发展需要,积极发挥青年人才的创新创造作用,为青年人才培养建立机制、优化环境、营造氛围。重引领、凝聚、服务,既关注系统央企和企事业单位,还强调延伸服务产业青年,面向产业青年逐步探索服务覆盖、资源覆盖的工作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凸显出青年人才在产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中发挥出显著的骨干作用。

市经信团工委着眼发展大局,服务产业青年,真抓实干,在推动非公企业团建覆盖、产业青年凝聚上下功夫,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具有经信系统特点和产业特色的团建服务新模式。一是以产业行业共青团集聚整合资源实现共享为目标,建立“市经济和信息化团青工作联盟”2.0模式,增设了“创新创业”版块,吸引了21家“专精特新”、创新创业类中小企业加入,大胆探索将经信系统共青团的服务资源延伸覆盖到产业领域非公企业的新模式。二是着力探索“非公企业产业链团建”的新模式。通过在沪央企共青团的“大手”,牵起非公企业的“小手”,带动非公企业建团、促进团建,逐步扩大上海产业领域非公企业的共青团组织覆盖,进一步增强非公企业青年对共青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渐提升共青团工作服务产业发展中心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真正让共青团组织接地气、共青团工作有底气。三是凝聚产业各类青年人才。这次创新大赛,市经济和信息化团工委联合临港地区团工委、世博地区团工委和各参赛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联盟”,进一步聚合服务资源,服务青年创新探索实践,让青年创新有舞台,成果展示有平台,让产业青年有更多的存在感、获得感和价值感。

上海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为青年创新搭好台,让青年当主角唱好戏,各级党团组织更应成为助推青年创新的助燃器,去发现青年创新的火花,关注青年创新的培育,让青年创新之火汇聚成撬动产业创新的巨大力量。

分享

推荐